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掌中看 >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

第34章 第三十三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果真另有隐情?

心思一动,萧贞观面上便有些不自在,她也不知为何自己会认为姜见黎欺压百姓之事另有隐情,且在确定此事有隐情后,还暗自松了口气。

“此事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姜园监,如实说来。”萧贞观警告似的看了姜见黎一眼,若是她再有隐瞒,决不轻饶。

姜见黎叉手弯腰,郑重一拜,将宁七娘家的情况一五一十地说了,萧贞观听完蹙眉,“如此说来,宁杞郎与其前娘子是因男嗣而和离?”

“是。”

“此事做得不地道,但是,可……”萧贞观本想说宁杞郎所为并不触犯大晋律法,话到嘴边不知怎的就成了“可朕记得大晋律法中似乎没有丈夫不可与生不出男嗣的妻子和离这一条吧,阿玥,你熟读大晋律,你说呢?”

萧贞观与姜见黎方才还剑拔弩张一副不死不休之状,才多说了几句,二人就转而关心起旁人的家务事来,这般转变令姜见玥感到费解,她暗自打量姜见黎的面色,想从中看出些什么,然而什么也看不出来。

“阿玥?阿玥?”

萧贞观连声叫唤,姜见玥才回过神来,“回禀陛下,大晋律法中的确没有禁止丈夫与未生男嗣的妻子和离,不过虽未禁止,但当年凤临帝在修改律法的婚姻篇时着意添上了一条,若是丈夫因妻子未生男嗣而提出和离,则需在和离之时将半数家财分与女方才可和离。”

“那宁家……”

姜见黎知道萧贞观想问什么,接道,“臣私下查探过,宁家姊妹生母蔡氏非长安人士,乃是黔中人,娘家相隔千里无所依仗,蔡氏因不愿连累其女自请和离,和离之时只得十两银,一直寄居在京郊女观中,帮着道观做伙计讨生活,宁七娘便是见不得其母困顿,才借宁十郎的身份在万方楼做工,所得银钱尽归宁家,唯有赏钱可以偷偷接济其母,被臣识破身份后,臣与她重新签订了契书,契书上压了一半的工钱作为赏银,供她接济其母。”

“此法终究治标不治本,”萧贞观颇为不解,“既然宁家如此对她们母女,为何宁七娘不离开宁家同其母一道离开?”

萧贞观高坐明堂,如何能懂得像宁七娘这样的女子彻底脱离家族有多么不易,便是凤临帝将律法一改再改,沉珂千年的伦理纲常,也难以轻易撼动。

无论是姜见黎还是姜见玥,都无法明明白白地为她解释清楚,只能告诉她,“陛下,蔡氏离开之时,宁七娘的两个妹妹不过两三岁,她自己也才五岁,她们的长姐十三岁,何况她们不止姊妹三人,而是姊妹九人,蔡氏从未读过书,只能做些粗使杂活,加之身子又不好,想要养活她们姊妹九人谈何容易。”

萧贞观没想到这一层,听了姜见黎的解释才对蔡氏母女的困境有了些许了解,“姜园监,宁家的事朕知晓了,只是今日之事,你还没有告诉朕是怎么一回事呢?”

“不瞒陛下,此事臣也是站在院外听了个囫囵。”

今日姜见黎刚寻到宁家的门墙,才听了几句吵,没听出个所以然就见蔡氏捂着脸跑了出来,不过她虽未听到全部,却听到了一句关键的话。

“其中有一句是,‘便是他家富贵,吾儿又岂能给人家做小?’”

“做小?”萧贞观又是一阵疑惑,求助地看向青菡。

“陛下,做小就是做妾。”青菡解释说。

“也不一定是为妾,”姜见黎从来不惮于以最恶毒的想法来揣测人心,“妾有贵妾,有良妾,有贱妾,可有的,连妾也不是,顶多算通房,甚至外室。”

萧贞观恍然大悟,“就像后妃也有品级一样,是不是?”

“也可以这么说。”

“那么姜园监是觉得,宁杞郎卖女求荣?”

“臣听宁七娘提过,她的长姐、次姐入高门为婢,三姐本也要去的,可是跟着一个西域来的商队跑了,一直不曾回来,四姐嫁了京兆府小吏为妾,五姐入道,六姐早夭,余下两个妹妹年纪都还小,若是以宁杞郎对待前头几个女儿的态度推测,蔡氏话中的意思怕不是他要女儿去当个贵妾。”

“这一切只是姜园监的推断而已。”

“蔡氏隐忍多年,从未上过宁家的门哭闹,此番她不管不顾登门,情况必然不会太好。”面对萧贞观的质疑,姜见黎依然坚定地认为宁家之事不会那么简单。

“那么,姜园监要朕怎么给宁七娘母女做主呢?”

萧贞观似乎有所妥协,这让姜见玥感到惊讶,毕竟事情还没有明明白白搞清,她就答应为蔡氏母女做主了?

萧贞观的态度同一开始回宫时简直天差地别,姜见玥甚至开始怀疑姜见黎要死要活地闹了一场是故意的。

“臣希望蔡氏母女得到应得的,仅此而已。”姜见黎回答。

“你怀疑宁杞郎当年故意隐瞒家产?”萧贞观沉吟,“可此事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再追究的话难度不可谓不小,何况你怎知蔡氏母女一定想要重翻旧事呢?”

“陛下若是不忽然出现在宁家门前,臣就能试探出来了。”

试探出宁七娘自救的决心,也给宁七娘一个选择的机会。

萧贞观闻言扶额,“你还怪朕去的不是时候耽误了你救人大业是吧?”

姜见黎在她面前时,少有会和颜悦色好好说话的时候,气过了一阵,眼下再被阴阳怪气地讽刺,反而能够气定神闲。

“若是陛下愿意给臣一个机会,臣任凭陛下处置。”

“你想帮就自去帮,非得要求朕做什么?朕还能拦着你但行好事不成?”

“陛下若不站在臣这边,追溯往事之时,有心之人用‘家务事’三字就足以将此事压下去。”

姜见玥深吸一口气,无奈道,“陛下,京兆府事务繁杂,未必就不会出现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时候。”

姜见黎诧异地看向姜见玥,她说得委婉,没想到姜见玥竟会帮她解释个明白。

萧贞观的脸色又开始不好,这不是在说她治国无方,手下官吏尸位素餐嘛?

姜见玥从来唯萧贞观之命是从,此番行为已是大胆。出于投桃报李之心,姜见黎上前稽首,“陛下,县主直言,陛下纳谏,海纳百川,方是明君。”

萧贞观倾身向前,单手托腮,目光在二人之间来回移动,“你二人相处何时变得这般融洽了?”

简直心有灵犀,一唱一和,默契十足。

姜见黎正色道,“臣只是就事论事。”

“行啊,就事论事的姜园监,朕可以站在你这边,你想多管闲事也可以,但是那你别忘了你是万作园监!”

“臣绝不敢忘!臣代七娘母女谢陛下。”

七娘?

叫得还挺亲切。

萧贞观不免感到好奇,姜见黎这般无利不起早的人,会白白地帮一个名不见经传的酒楼伙计?

她倒要看看姜见黎到底想做什么。

承露观在长安城郊,同万作园是两个方向。

姜见黎起了个大早,先往菜圃里查看了胡瓜的长势,给瓜蔓补了点水,而后又去万作园盯了会儿屋舍建造的进度,之后才骑马前往承露观。

按照宁九娘所言,她的阿娘与五姐都在观中。

承露观是一座女观,坐落在天骏山东山一侧,在一片松林后头。观中香火不咸不淡,姜见黎入观时已是正午,一路过来只零星遇上几家马车,马车中载着女眷,都是来进香的。

观主道号法云,是个四十岁上下的女人,她原也是高门里的贵女,因一心痴迷修道,这才入道。宁九娘的五姐便是法云的弟子之一,道号妙仪。

宁九娘早早等在了观中,瞧见姜见黎的身影,远远就迎了上来,“娘子您来了。”

姜见黎将马交给小童,跟着宁九娘往道观后院走,“你来时家里人未曾说什么?”

宁九娘拂开挡路的柳枝,“我同阿耶他们说我能劝劝五姐,这才能出来。”

姜见黎抬头望向前方,檐下站着一位身着道袍的女子,眉眼同宁九娘有些许相似,但又格外不同。

“她就是你五姐?”

长得着实太好了些。

就容貌而言,不比萧家人逊色。

姜见黎回过味来,“你阿耶是要将你五姐送去给人为妾?”

宁九娘拖着嘶哑的嗓音道,“不是为妾,是,当外室。”

宁五娘瞧见了她们,盯着姜见黎打量了一会儿,才步下台阶走近施礼,“姜施主。”

“妙仪道长。”姜见黎抬手还礼。

跟随妙仪进了屋中,姜见黎才发现屋中还有一人,形容枯槁,面色憔悴,隐约同姊妹二人形似,想来就是蔡氏了。

“黎娘子,”蔡氏放下剪了一半的春胜,局促地在衣摆上擦了擦手,给姜见黎倒水,“只只有白水,您不要嫌弃……”

姜见黎在高桌前坐下,接过陶杯将白水一饮而尽,“不嫌弃,您坐。”

蔡娘子慌得连连摆手,“您是贵人,我,我怎能与贵人同坐……”

“我哪里是什么贵人,”姜见黎兀自一笑,“您坐吧,我想详细听一听那日发生的事。”

提起前事,蔡氏忍不住擦了擦眼角,哽咽着说,“实在是老妇无能,不能护好自己的孩儿,当初将她们姊妹留在宁家,是期望宁杞郎看在她们姊妹是宁家骨血的份上,能给她们一处容身之所,也总比跟着我无依无靠来得好,可谁知宁家养她们,也不是白养的,竟从一开始就在算计老妇这几个女儿,大娘、二娘都已经为奴为婢,三娘本也要去的,她自小主意大,不愿意,就跑了,眼下也不知是死是活,四娘虽嫁的尚可,可那也是妾,可怜我五娘,”蔡氏说着拉过妙仪的手,“我五娘生得好,宁杞郎养了她这些年,想来个奇货可居,要不是观主收留,我五娘早些年就要跳入火坑了,可是过了这么多年,宁家还不死心,还有我的七娘、八娘和九娘,都只能在宁家熬着……”

姜见黎耐心地听蔡氏说完,而后才问,“蔡娘子,什么叫‘过了这么多年宁家还不死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