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听了这场相亲的连二姨和刘东都不由得吃了一惊,既因为韩菁的“出尔反尔”,也因为她的“大手笔”。
就算是临时工,这段时间,一个岗位的价格也涨到二百块以上了,可听着韩菁的意思,却像是愿意出白工、替梁万找个活儿?
刘东尚且沉浸在既惊又喜的情绪中,连二姨却忍不住往梁万脸上瞄了一眼,再瞄一眼。
小伙子长得是俊了点儿,但再怎么说,也不值二百块吧,更别说,韩菁没提任何条件、只说交朋友了。
难道是她老了?现在的年轻人交朋友,出手都是这么大方的么?
“啊?”为着韩菁的不按常理出牌,梁万同样惊讶了一瞬,可随后,他就反应过来了,忍不住在心里吐槽着:
电视剧里说,越漂亮的女人越会骗人,这话还真有点儿道理,这姑娘,别看生活在六十年代,心眼子可一点儿都不比后世那些见多识广的女孩们少!
“24岁又怎么了?我觉得,二十多岁再结婚,反而是正正合适的年纪。
韩菁同志,你这么优秀,可不能妄自菲薄!
有些人吧,就是出于嫉妒心理,因为自己的孩子处处都比不上你,又实在挑不出其他毛病,这才拿年龄来说事儿,可是,平安健康的话,谁都会活到24岁的!”
梁万还真不是为了博得韩菁的好感才这么说的,在他看来,时间对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生得早晚又不是自个儿能决定的。
再说,上辈子,三十多岁依然不想结婚的人多了去了,甚至“嫁不出去”对一些人来说,都算是一种祝福语了。
梁万的心理年龄又不是20岁,他有自己的分辨能力,自然不会被这个时代的一些封建糟粕思想影响到。
“至于你说,替我在蔬菜公司找个活儿干着,我先谢谢你的好意,但是,不瞒你说,我家的情况复杂,又总会有人觉得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所以,就算你帮我找份临时工,我怕是也保不住这份工作的。
相比之下,我还是愿意把事情做得更干脆一些,嫁了人的儿子,就是泼出去的水,到时候,他们就没有理由来拿捏我了。”
听到这番话,韩菁眉毛微微扬起,她可是念过大学的,脑子自然不笨。
虽然梁万表现得有些软弱,甚至直言自己保不住工作,但韩菁总觉得,他是已经看穿了她的试探,才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别的不说,能想到入赘这个办法、来一劳永逸解决家里那些麻烦的人,难道会是个简单的角色吗?
要是向英同志在这儿的话,估摸着心里就要开始打鼓儿了。
招上门女婿最怕的是什么?还不是怕招进来个不简单的人,最后反倒被女婿吃绝户了吗?
而韩菁不同,她倒是觉得,招个有脑子的丈夫,起码将来能给孩子遗传点儿聪明劲儿,至于说被吃绝户?那就试试呗!
一来一回间,两人对对方的性格有所了解,自然,就更有兴趣让这场相看继续进行下去了。
东方红饭店大师傅的拿手菜就是那一道鲍鱼红烧肉,鲍鱼是干货,但丝毫不会影响到这道菜的美味。
除了这道菜,韩菁又点了炸虾球、红烧带鱼、油焖茄子,主食是四碗白米饭。
菜上齐了以后,看着这么一桌子的好菜,连二姨不禁为韩家的财大气粗咂舌。
她是在场唯一的长辈,为了面子,也得稳着点儿,刘东和梁万两个正能吃的大小伙子可就没那么客气了。
尤其是梁万,宋家三个男娃,都是吃啥啥没够的年纪,宋涛和老五尚且还有亲爹、亲妈私下悄悄贴补,梁万能做的,却只有在饭桌上加快手速了。
不过,宋家的伙食水平也就那样,打从他穿越过来,就没吃过白米饭了,每顿的主食就是二合面馒头、玉米面馒头、菜饼子这老三样儿轮换着来。
所以,真不能怪他没出息,实在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呐:“韩菁同志,我想再要两个馒头,行吗?”
连二姨心里一急,要不是中间还隔着个刘东,她指定要在桌子底下提醒梁万的。
毕竟,一般的相看,如果是约在了国营饭店,女方也会矜持地比平时少吃一点儿,这是为了表现自己能够吃苦耐劳的品质,给男方留个好印象。
今天的情况虽然特殊了点儿,但道理还是这么个道理,梁万这小伙子,未免有点儿太实诚了!
各人有各人的想法,韩家条件好,韩菁花起钱来,不算大手大脚,却也不会斤斤计较。
这顿饭钱都掏了,难道还差这两个馒头钱吗?
况且,比起扭扭捏捏、需要让人去猜他在想什么的人,她倒是觉得,像梁万这样直来直去的,跟他们家的氛围更合拍一些。
“再来四个吧,男同志饭量大,你们俩各两个。”
最后,两个小伙子不负所望,成功地把这一桌菜并四个馒头吃得干干净净,连鲍鱼红烧肉的汤汁,也被刘东和梁万用馒头蘸干净了。
当然,吃归吃,有女同志在场,俩人的吃相并不显得埋汰。
“梁万同志,天儿也不早了,我今天是骑自行车来的,不介意的话,我送你回纺织厂吧!”
这是一早就商量过的,要是韩菁愿意跟梁万继续接触下去,那就让他们俩单独相处一会儿,反之,连二姨自会暗示刘东的。
“行!”梁万爽快应下,虽说角色颠倒,他也是头一回当“被送回家的姑娘”,但此一时彼一时,吃软饭也要有吃软饭的觉悟,连这点儿小事都没法接受,那以后还怎么过日子?
趁韩菁开自行车锁的时候,梁万和刘东把衣服换回来了。
韩菁一起身,看到突然换上了棉袄的梁万时,微微一愣,随即反应过来。
不过,人靠衣装,佛靠金装,梁万长得俊不假,换上这身藏蓝色的棉袄后,整个人像是蒙上了层灰尘似的,一下子变得不起眼了。
从东方红饭店门口兵分两路,韩菁载着梁万,往纺织厂的方向骑着,一路上,自然是引来了无数好奇的目光。
两个人瞧着年纪一般大,男同志载着自个儿的对象并不稀奇,稀奇的是这对儿,倒是反过来,变成女同志骑车、男同志坐在后座上了。
嘿!大小伙子,好手好脚的,也好意思让个女同志出力!这可真成西洋景儿了!
梁万可不在乎旁人的眼光,比起那些或惊诧或鄙夷的眼神,他的关注重点,全然落在了“我会不会摔下来”这件事上。
毕竟,上辈子的他,都是开车出门的,连自行车都不会骑,更别说坐在自行车上、把人身安全交到另一个人手里了。
况且,这年头儿,就算是城里,那也是土路居多,颠簸不平的,一会儿就遇到一个大坑。
梁万的手紧紧地抓着自行车后座,只觉得屁股颠得越发疼了。
好不容易到了纺织厂附近,韩菁及时地停下来,梁万迫不及待地跳下车,呲牙咧嘴之余,对着韩菁十分真诚地提出了建议:
“韩菁同志,就是说,我能不能提一个小小的建议,这后座儿,真的很有必要放个垫子啊!要不然,就算坐一会儿,屁股也是要遭老大罪了!”
看着他自以为隐蔽地揉了揉屁股,韩菁扑哧一笑,她发现,梁万虽然是用“能不能”这样的口吻来提建议的,可他说话的语气,却听不出半点儿惶恐不安的意味。
而且,从大学毕业到现在,跟她相看过的男同志不少。
有自以为能用感情拴住她、让她主动带着丰厚嫁妆嫁过去的。
有只因为是男的、就自觉高人一等、反而是他们韩家有求于人的。
也有八字儿还没一撇、就开始盘算着沾她爸的光、给一家人安排工作的。
但无论是哪一种,至少在头一回见面的时候,都会在她面前装出讲究、文明、体面的样子,直到第二次、第三次,以为已经拿捏住她的时候,才会暴露出真实面目来。
梁万则不然,从他身上,韩菁看到了“真”!
“我知道了!”应了一声,韩菁又从兜里掏出了五块钱,还有三四张粮票、两张肉票,递给梁万:
“你还没毕业呢,这些钱票,就当是我借给你的,拿着吧,偶尔给自己加个餐,总之,别亏待了自己!”
嗯?梁万犹豫一瞬间,就算来这个年代的时间不长,可他也知道,这时候的人均月收入有多少。
按照贫困户的标准,五块钱,都够让一个人保证最低月生活水平了,更别说粮票,这可是比钱更硬的“货币”。
不过,怀疑这人要“包养”自己的想法也就在脑子里转悠了那么一瞬间,很快,梁万就喜滋滋地把钱和票接了过来。
“那说好了,就当是我跟你借的,要是咱们俩的事没成,我会想办法还给你的!”
言下之意自然是,如果成了一家人,这钱我可就不还了啊!
听懂了另一重意思的韩菁再度哑然失笑:“你安心用吧!还钱的事儿,以后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