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成为赘婿,我走上了人生巅峰[六零] >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第24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腊月二十三,即小年这天,安城家家户户都烙起了糖饼,韩家也不例外。

先前,梁万买回来了些红豆,昨天晚上他就泡上了,今儿忙活半天,做了碗豆沙出来。

烙饼的时候,向英就又多烙了一锅豆沙馅儿的。

饼都是巴掌大的圆形,快出锅的时候,整个厨房都飘着一股麦香,趁热乎着,取一个,轻轻咬开一个小口。

细腻丝滑的豆沙,是刚刚好的那种甜,又恰到好处地中和了饼皮的干硬。

韩菁的饭量不算大,今晚硬是吃了三个糖饼和两个豆沙馅儿饼。

最后有点儿撑着了,懒洋洋地赖在向英怀里,哼哼唧唧地对她妈、梁万同志的手艺大肆夸赞。

向英瞪她一眼,嘴上埋怨道:“都多大的人了?连个饥饱都不知道,你呀你,可真是越活越回去了!”

可她的手却极为诚实,正轻轻地帮着闺女揉肚子呢。

被说了两句,韩菁也不放在心上,笑眯眯地道:“不管多大,我在你们面前,不都是孩子吗?”

要说刚和梁万结婚那会儿,韩菁肯定不会这么不顾及自个儿的形象,可谁让他们都结婚一个月了呢?

和她爸妈这样的老夫老妻没法儿比时间长短,但跟刚结婚的时候相比,韩菁确实是放开了不少。

同样,梁万也感受到了这种改变,对此,自然是乐见其成的。

夫妻双方有自己的私人空间,这是一回事儿,可要是戴着面具过一辈子,那真是想想都要累得慌了!

一家人围着煤炉子闲聊着,煤炉上烤了好一会儿的花生正巧裂开一道缝隙,花生的香味儿顿时泄露出来。

明明刚吃完饭,可闻着这股香味儿,又觉得还能再吃点儿了。

“对了,街道办那边,我今天去打过招呼了,暂时租了老刘家空着的那间房,两毛钱一天,最后咱们按天数给钱。”

韩老爷子想到了正事儿,边吃花生边说。

“好,我明天一早去客运站接人,前后等一个礼拜左右,咱们就能睡上舒服的火炕了!”

没错,梁万到底还是对老刘家的火炕念念不忘,抽了个时间,就跟一家人说起了这件事儿。

事实上,老两口年轻时都是过了苦日子的,本就亏着身子呢,前两年,韩老爷子又进了趟医院,更是伤了元气。

现在他们家住平房,虽然煤炉子也还算暖和,可每天晚上,老两口还是得抱着两个暖水袋,才能睡个舒服的好觉。

现下听梁万一说,火炕这么管用,韩学礼立刻找人去打听了下,这才知道,隔壁省的农村,几乎家家户户都盘了火炕。

之所以没传到他们这边儿来,最主要还是因为盘火炕也是有门道的,这年头儿消息闭塞,没个认识的人从中周旋,你上哪儿去学这门手艺?

难得,梁万去了趟农村,就碰上了这么个有真本事的人,韩学礼觉得女婿的运气挺好之余,也立刻拍板,决定了家里要盘三张火炕的事儿。

这不,梁万找了刘东,刘东又找了刘大伯,这信儿传起来,一来一回的,耽搁好几天功夫,可算是落定了。

当然,这其中也有一部分原因,是刘大伯得花时间来备材料。

毕竟,在城里,盘火炕必不可少的黄泥和稻草,上哪儿找去?

翌日,梁万在客运站接到了人,刘大伯带着的两个小工,分别是自家儿子刘虎,以及大队长家的小儿子刘强。

“大伯!二虎哥!强哥!走走走,咱们先去垫垫肚子,待会儿我带你们去看住处!”

梁万招呼道,一如他去凤阳沟大队时、刘家那般热情。

刘大伯还想推拒,他是进城来干活儿的,活儿还没干呢,就先让人破费,这哪能说得过去?

奈何,梁万那张嘴够能说啊,旁边又有个刘虎帮腔,几句话的功夫,刘大伯的态度就软化下来了。

放眼整个安城,客运站和火车站绝对是人流量最大的两个地方,这毋庸置疑。

自然,这两个地儿附近,都是有国营饭店的。

有老丈人特批的经费在手,梁万底气十足,进了国营饭店,估摸着四个人的饭量,点了四碗肉酱面,又要了十个白菜猪肉馅包子。

梁万掏钱的时候,刘大伯就在旁边呢,看着给出去了那么多钱和票,尽管不是从他兜里掏的,可他依然觉得十分心疼。

这一顿饭,就花了将近两块钱,他们家老二在队里挣的工分,一个月下来,有没有两块钱都难说呢。

一不小心成了计量单位的刘虎:这可真是亲爹啊!埋汰起儿子来,就跟这儿子是路边捡的一样!

然而,心疼钱和票是一回事,等面条和包子好了、端过来的时候,一群人还是吃得头也不抬,包括梁万这个城里人在内。

直到……

“刚出锅的牛肉萝卜馅儿包子!就这两屉!不要票,限时、限量供应,先到先得,卖完就没了啊!”

梁万蹭地一下站起来,也顾不上吃了一半儿的面会不会坨了,凭借着过人的反应速度,他排在了第二个。

排在他前面的是个戴着眼镜的中年男同志,一开口,就要了八个包子。

国营饭店的竹蒸屉很大,帮厨揭开的时候,众人的视线越过蒸腾的雾气、落在诱人白胖的包子上,等帮厨数了八个出来,心里都松了口气。

还好还好,八个而已,剩的还多着呢!

尽管前后也就两三分钟,可梁万身后已然排起了长队。

除了早就得到消息的“自己人”,饭店的食客占了大多数。

毕竟,牛肉难得,何况这回还不要票呢?就算他们自个儿已经填饱肚子了,但带回去,他们可以让家里人尝个鲜,或者留着下顿吃啊!

大家都眼巴巴地盯着蒸屉里的包子,而梁万,就没有这样的烦恼了。

“来二十个包子!老家来亲戚了,正好有牛肉包子卖,到时候热一热,就算配碴子粥,这顿饭也很能拿得出手了!”

都没来得及看被蒸屉挡住了一半儿的价格牌,梁万直接掏了五块钱出来,又特意多解释了两句。

安城人讲究待客之道,关系越好的亲戚朋友,那就越得把好东西拿出来招待,这样才显真诚。

听梁万这么一说,原先心里一急的人倒也不好说什么了,老家来了亲戚,要是没招待好,那以后回去还怎么做人呐?

二十个包子,分成了四份儿,都用油纸包得严严实实,而后又用一根麻绳串了起来。

梁万接过找的钱,拎着包子,喜滋滋地回来了。

“我们家那边儿的国营饭店一年都不见得能卖一回牛肉包子,前几天,我媳妇儿刚说想吃牛肉,我正愁着呢,没成想,今儿碰巧遇见了!

大伯,也是托了你的福,要不然,我怎么可能没事儿来客运站这边溜达、又怎么可能碰上这样的好事儿呢!”

刘大伯暗道一声,这小伙子会说话,再看看比梁万还大几岁、结果就知道闷着头吃面的儿子,顿时气就不打一处来。

趁梁万没注意的时候,刘大伯剜了刘虎一眼,弄得刘虎那叫一个迷糊,憨憨地挠挠头,实在搞不明白,他爹又是哪根筋不对路了。

梁万带回家的牛肉包子自然是得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好评,国营饭店大师傅,那可不是谁都能当的!

刘大伯嘴巴是能说了点儿,但人是实在人,刘虎、刘强兄弟俩在干活儿这件事上,也绝对不会含糊。

三个人匆匆把行李放到刘大娘家,当天下午就开始干活儿了。

炕盘好了,还得烧个两三天才能夯实,而这两三天,炕是没法儿睡的。

所以,韩家人只能轮流着去住招待所,好在,他们的结婚证都收得好好的,又有街道办开的介绍信,倒是不用开两间房了。

过年前一天,刘大伯摸了摸结实的土炕,终于宣布:

“成了!以后睡觉前,往炕洞里塞些柴火,它就能热起来,想睡得更热乎点儿,就多塞几根柴。

但是,记着啊,有的人睡火炕容易上火,最好在睡觉前,给地上撒点儿水,屋里就没那么干了!”

他每说一句,梁万就点点头,看这架势,恨不得拿个本子把注意事项都记下来呢。

刘大伯笑了:“睡久了,你们就知道这火炕的好处了!

对了,我们爷仨儿在城里待了这么些天,也叨扰你们了,今天下午,我们就回去了啊!”

也是,明天就是大年三十,刘大伯挂心着家里,可谓是归心似箭。

梁万没有留人,只默默地把昨天去供销社买的东西拎上了。

虽说这回盘火炕,他们家是给了钱和票的,但,都到年跟前了,还要人家大老远地跑过来干活儿,中间还搭着刘东的面子。

于情于理,这也不是钱货两讫就能了结的事儿。

所以,梁万和韩菁昨天晚上才去了趟供销社,拼了两斤糕点,买了两瓶罐头,又买了一斤糖。

梁万也不提盘火炕的事儿,只说:“也不知道下回就到什么时候、才能去凤阳沟了,大伯,我和菁菁提前给您拜个年,希望你们一家人在新的一年平平安安、万事顺遂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