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娶个赘婿回家以后 > 第21章 第 21 章

第21章 第 21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裴元这话,是说自己远不是外人眼里那个被族中长辈逼到不得不招赘,才能把家中产业给要回来的小姑娘。眼下这个局面,就是她心心念念谋求而来。

“远舟,我也曾三句话不离爹爹,那时候我爹说什么我就信什么。他还曾说过要是日后我嫁人,家里一半的家业都要予我做嫁妆。

我说我不嫁,嫁了人就不能住在家里。我爹当即哈哈大笑,说那我家九九便不嫁人。”

当日不过一句玩笑话,过后谢德昌便抛到脑后再不记得。谁知戏言竟一语成谶,谢九九真的不用嫁人了。

远舟是裴元的表字,表字一般要等到成年及冠之后由家中长辈或师长来取。

裴元的情况特殊,当年他从裴家过继出来,临走时去了一趟书院拜别,书院山长把他叫过去提前给他取了表字。

在关氏身边,再是外室子的身份,有亲娘在当儿子的就是没长大的孩子。

本朝十六岁成丁,十五岁的少年被过继出来做嗣孙,从这事定下的那一天起,裴元就不是个孩子了。

远舟二字,寓意志向高远心怀远大,不会被眼前的桎梏所困扰。是山长对裴元的期许,也是对他的谆谆教诲。

别因为出身和遭遇就自己把自己困顿住了,只要有机会就要乘风而起往高处去,必有一番作为。

两人在来鹿鸣村的路上,谢九九问他府城里的事,他顺势把自己的师承和表字一并告诉谢九九。

谢九九对府城的书院很感兴趣,先是问有多少学生有几位老师,之后又细细过问书院有多大,要是住在书院里宿舍多大,一间屋子要住几个学生。

要是送人去书院读书,一年所需花费大不大。书院膳堂里的饭菜味道如何,要是吃不惯书院外面有没有小食肆能打牙祭。一个月休息几天,休息的时候能不能回家。

问了一溜够,最后长叹一口气,还是觉得应该自己亲自去看看,才好放心把谢文济送过去。

原以为话题被谢九九就这么岔过去了,谁曾想这会儿走在田埂上,谢九九突然就喊了自己的表字。

听得裴元怔愣了好一会儿,才轻轻的嗯了一声,便不再多说什么,只耐着性子听谢九九继续往下说。

“我带你走的这条路,就是我们家的田。村上其他人家的水田比这个地势好,离村子中心也更近。但是这个田,我爷爷和我爹当初买下来的时候,花的银子足够再多买二十亩。”

谢九九让曹勇何奎他们赶着马车驴车先去村口等着,自己带着裴元绕路从谢家的田上绕一圈再出去。

“我小时候,我爹就抱着我站在田埂上跟我说,这片土地才是我们家安身立命的根本。

还说多花些银钱都是小事,人活在这个世上不能没有来处。该舍的就要舍,不用太过斤斤计较。我那时候不懂,现在依旧不太懂。”

守孝三年,谢九九不是没想过干脆把家产全部变卖,带着娘和弟弟妹妹搬走。自己不是全然没有去处,还可以去投奔亲姑姑呢。

但这也就是想一想,自己舍得走,爹却不舍得。自己舍得自己的来处,却又舍不得爹。既走不了,就只能想办法把这片土地真正变成自己的根本。

而不是一直委曲求全,活像个冤大头花更多的钱买更偏的地,还要一直当一块肥肉,不断不断被那些老不死的东西觊觎着。

“我是跟幺叔爷一起谋算里正的位置,他辈分够大,我手里多少还有些银钱,要是能助他当上下一任里正,最起码扼在我喉咙上的那双手,再要敢伸手我就能把他给剁了。”

里正、村长不算官吏,甚至连俸禄工钱都没有。

但官府不管是征收钱粮还是徭役户口、上通下达都绕不过他们去。明面上说他们是为村上干活,其实权力和影响力都很大。

“不过这事我和幺叔爷谁都没挑明,这事能成最好,不能成也不强求。

现在的里正是族爷家的老二,当了八年里正当得人憎鬼厌,村里人都恶了只会口花花的人,我们就做好我们自己的事,剩下的交给族人自己选。

自愿的才是最好的,你说对不对。”

前几天刚下过雨,田埂上的泥土才半干,谢九九边说话边跳着越过路上泥泞。

今日出门她专门挑了一双淡紫色厚底绣花鞋,鞋面绣着百蝶穿花,搭配身上藕色缠枝莲纹对襟绸衫与如意云纹罗裙,整个人看上去娇俏又可爱。

几个正在干活的佃户,远远往两人这边看着,怎么也不会想到在他们心里大方又好说话的谢家大姑娘,这会儿正在谋算着,怎么才能真正做他们的主。

上杆子不是买卖,不管是谢九九答应给村里办私塾,还是族里答应把谢家的产业还回来,心里怎么想的不要紧,嘴上不管说到哪里,人家都得说他们都是自愿的。

裴元看着走在自己身边巧笑嫣然的女子,他清楚谢九九今天是在故意给自己把话说得更明白,她是在告诉自己,两人之间的婚事他也得自愿。

“大姑娘还请放心,在下入赘亦是自愿,你我之间的婚事自然也是最好的。”

“这话我爱听,我是想得多做得也多,但我还是没想到请个合适的教书先生会那么不容易。

没有你推荐沈霁,我和幺叔爷算盘打得再好,找不到好的老师,口碑和名望上不去,这算盘也得落空,是不是。”

“这话大姑娘说来,是安慰我的?”田埂走到尽头,要上一个坡才能回到大路上。裴元先上去,而后转过身来牵住谢九九的手,把她从坡下拉上来。

“当然不是。”谢九九摇摇头,反手握住裴元骨节分明修长漂亮的手没放,“是想告诉远舟,你我之间很合适很互补,我很满意这桩婚事。”

谢九九眼中尽是认真,倒是把裴元看得有些羞赧脸红。好在大路那边有人来,才解了裴远舟裴姑爷的围。

上了大路,到村口就很快了。入马车里坐下,从春儿手里接过茶水连喝了两杯,才觉出走了这一路有些累。

从幺叔爷家里出来时辰还早,裴元不着急带人回去,马车出了村往回县城的反方向拐弯,看着倒像是上山的路。

“这是要去哪里。”

“难得今日天气好,这山山腰处有一处寒潭和巨石,正是好赏春踏青的去处。我让水妈妈做了些吃的,吃过中午饭再回去吧。”

踏青?谢九九还没踏过青呢。

春上正是生意好的时候,好些人家出去踏青自己家里准备的吃食不够精致易存放,还要去云客来买。

家里忙着做生意,谢九九大部分时间也都在云客来里待着。

后来谢德昌去世,这三年清明上坟,年年都要来鹿鸣村,年年都无心其他,连路边的小花开了树上的叶子抽了嫩叶都不曾注意到,又怎么想得起踏青。

或许是离镇上不远,上山的路意外的好走,马车和驴车一直快走到半山腰处,看见一处平坦的坪上停了两辆马车才停下。

“马车停在这里行吗。”

“行,我们去的地方正好能看见这边,把马和驴栓树上,没问题。”

裴元把一直放在马车最里面的食盒给拿了下来,谢九九想看看他准备了什么,却被他给躲了过去。

“我又不跟你抢着提食盒,就看看。”

“等坐下再看,现在看了就没那么好吃了。”

谢九九不懂怎么还有看一眼就能看得不好吃的东西,但裴元非不给她也就不看了。

从小路蜿蜒往上,确实连一刻钟都不要就到了地方。春日的深潭格外清澈,缓缓流动的水被阳光照射泛着金灿灿的光。

潭的另一边是峭壁,峭壁上有树枝垂下来点在水面上,风一吹便泛起粼粼波光,水下的小鱼也趁机从潭中跳起来去咬树叶。

最大的那块巨石最突兀,有人依着山势和大石建了亭子。亭子里已经有人在了,看着也是几个读书人,亭子里的石桌上还摆了笔墨,不知道是作画还是写诗。

谭边还多的是大石头,不去亭子里就这么席地而坐也舒服。春儿把原本驴车上用来装杂货的包袱皮拿了好几张来,这会儿铺在石头上,正好把石头上的凉气隔开。

这地方肯定来的人不少,石头上没什么青苔,坐上去还能看见被人踩过的地方,又有几株野花野草重新长起来,静谧从容且生机勃勃。

坐在石头上看潭水四周,树木繁茂,深绿色的大树顶端又被新发的嫩芽盖上一层浅绿,风一吹就发出沙沙的声音。

“哎呀,以前怎么不知道还有这么个好地方,我这土生土长的倒是不如你这个刚搬来几年的了。”

谢九九怎么看怎么喜欢,先是忍不住抱怨自己没能早发现,随即一阵风卷着青草树木的味道刮过,心情又变得更好起来。

连亭子里不认识的书生,走过来非要请裴元过去一起作诗,也不觉得冒昧。只等裴元实在推脱不过跟着那几人去了亭子,才忍不住同春儿几人抱怨。

“到底是读书人,他们看打扮就分辨得出来,要不然怎么不见叫我们过去,只让他一人去作诗喝酒。”

谢九九话里全是调侃,曹勇和高义还捂着嘴笑,何奎却是半点忍不住,一边大笑一边指着自己身上在老屋里登高爬低蹭到的灰,“谢姑娘,我们过去就真的只能喝酒了。”

不知道身后何奎在笑什么,裴元只觉得这几个读书人真不识趣。被硬拉过去作了两首诗,很快就回来了。

亭子隔得不远,裴元的诗谢九九也了个七八分。谢九九不太懂诗词,只觉得裴元的诗平仄和谐,听在耳朵里很舒服也很朗朗上口。

不过看着那边不是很热情,寒暄过几句就把裴元给放回来的样子,就知道这诗在那几个读书人看来,不怎么好。

“你作诗不好吗,我怎么觉得挺好听的。”

从未有人这么夸过自己的诗,好听?那就是顺耳的意思。裴元忍不住笑了笑,这话要是被山长听见,肯定要把谢九九连着自己一起骂,不开窍!不开窍!!

“我作诗一道一直平平,师长们都说匠气太重,不灵动。”

“那正好。”

“正好什么?”

“正好与我相配。”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