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娶个赘婿回家以后 > 第34章 第 34 章

第34章 第 34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一顿饭的功夫,食肆里五张桌子来回来去总共进了七桌食客,有单独一个人来吃的也有几个学生结伴过来的。

桌上的菜真就来回来去这三四样,就连配菜都差不多,切成小丁的酸萝卜,从坛子里拿出来的浸辣椒,配上不那么辣的仔姜和葱段,铁锅烧热大油一过,没什么菜会不好吃。

谢九九看得认真,觉得裴元这法子正经不错,便把已经在心里琢磨好些天的想法也说出来。

她本来是想要借云客来靠着街的那一扇窗户,把窗户打通另做个小门,支两口锅专门做外带的生意。

云客来离码头近,城外码头边上不是没有食肆饭铺,不过都是支个棚子摆两张桌子,卖些茶水和炊饼,面条凉粉这类容易做的东西。

这些吃食,在码头做工的苦力脚力们吃合适,有时候都不用桌子板凳,蹲在路边三下两下吃完,再跟店家讨一碗水喝了,装粉装面的碗都干净了。

但对于那些跟着船停靠在码头的人,就不怎么合适了。除了一些干饼子,其余那些汤汤水水怎么好带到船上去,就是他们肯带,人家做生意的也不能叫他们连碗都端了走。

“我也不跟街上两家早饭铺子抢生意,他们辰时末就收摊了,咱们店里的两口锅就跟着云客来进客的时辰开张,想来也不会有大意见。”

如今出远门,最容易携带的干粮就是炊饼煎饼,不容易坏又放哪儿都行,即是压扁了压碎了照样能吃。再不然就是各种油炸之物,撒子麻花,炸鱼腌肉。

容县码头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河鲜湖鲜,拿面糊一裹下油锅一炸,炸酥脆了拿油纸包好,夏天存放个三两天没问题,天气要是凉下来,还能存放更久。

云客来家底子比城外那些摊子铺子要足,连包油饼炸货的油纸都是以前谢德昌找了好久,才在两条街之外的杂货铺定下来的。

“陈妈妈可会做糖油团和葱油饼了,外面做的都没有她做得好吃。这一手我也学会了,等回去我让秦娘子也学,她学会了就专门负责卖这个。”

“客人的话也不着急,县城里那些老客本就喜欢在云客来点菜带回去吃。码头上的新客,交给何奎去想法子。

我不叫他白忙,油锅里炸的鱼虾必须新鲜,他每天来回给送货赚一份钱,要是有船上的贵客不愿意下船不愿意走这一趟,他给来回的跑腿我还给一分钱。”

“要是买得多的,还能送他们两个竹筒,装糗粮炒面岂不正好。”

说起自己这本生意经,谢九九总有说不完的话。裴元耐心听着,时不时还要搭茬问两句,看得路过两人的书生路人们,都忍不住回头再多看一眼。

俊朗的年轻书生带着容貌姣好的妻子进了山门,夏日炎炎,多看两人一眼也觉得养眼得很。

有两个书生连连回头看过裴元和谢九九,下山的脚步都匆忙了几分,恐怕是被两人勾起了心绪,着急下山回家找妻子去。

进了书院,裴元先带着谢九九往李院监住的小院子去。院监负责看管生徒行为执行学规,轻易不离书院。

李院监是带着妻子和书童仆从住在山上,只有过年那段时间,书院里放假了才会回府城的家里去。

李院监住的地方从书院进来没多久往左侧一拐,顺着小径弯弯曲曲走上一小会儿,越过一道溪水小桥,才豁然开朗。

溪水这一边不止有一个小院,院子之间都隔着不近的距离,看上去就是很普通的农家小院。

能在山腰处建起这些看似是农家小屋,其实处处仔细周全的院落,位置跟前面的大小讲堂和斋舍都分隔开,甭管前面的学生怎么闹腾,都扰不着这边的好地方,就足以见青松书院的实力真的很雄厚。

小院不大,勉强算是前后两进。

进门以后绕过影壁便是规规整整的正房带两侧厢房,从正院一侧往后绕便是一排倒座房,可以用来做仓库厨房。先生独自住在山上,或带着妻子一起住都足够了。

李院监是个看上去五十岁上下的清瘦文人,一把美髯修剪得极好,深蓝色的道袍搭配幞头看着简单,衣摆袖口都绣着金线暗纹。

屋子里有一股子淡淡的沉香味道,是谢九九在县城里卖香的铺子里没闻到过的高档味道,真真是一打眼就能看得出这位李院监是个极精致的人。

不过也只能粗粗看一眼,她就是仗着‘让裴元心甘情愿入赘’的名声,人家李院监才客客气气见了一面。

之后还不等谢九九说话,就从后面走出来一个三十岁上下的美妇人,牵着谢九九往旁边厢房里去。

“听说远舟成亲,书院里几个先生和山长都吓了一跳。原想着是有什么不得已的苦衷,今日一见你,就知道再没有什么苦衷不苦衷的,方才见你们并肩而入,真真是好漂亮的一对儿。”

谢九九今日选了一条天水碧纱地绣缠枝玉兰的对襟夏衫,下着一条松花绿的绫裙,行动之间裙摆翻动,裙摆上蝶恋花的纹样和月白绣鞋若隐若现。

发髻梳得端正,因着是要来书院,早晨打开梳妆匣子挑拣半天,也只挑中一支银鎏金的莲蓬簪。

鬓边压着从关氏那里要来的茉莉花,小巧玲珑的耳垂上是简简单单一对珍珠坠子,整个人看上去端的是清新脱俗又容貌出众。

这位李院监家的娘子跟李院监相差起码十多岁,体态丰腴相貌也好,行动之间带着一股子说不出的风流韵态。谢九九只一眼就能断定,这位娘子必定不是院监的原配。

但不是原配不要紧,听她说话就知道跟这个李院监合该是一家子人,一见面就先抑后扬,说得好像对裴元入赘多惊讶多不赞成的,都是为了后面捧着夸谢九九的模样好。

可真要是把她的话全当做夸人的听,那就又太天真了。

人家对裴元入赘的事打心底肯定不乐意有意见,这话就是说给自己这个得了上门女婿的人听,别真把裴元当做没人管的赘婿随意折腾。

“哪有师娘这么夸人的,我都脸红了。”

当着老师长辈的面没必要装稳重老成,谢九九捧着一路走过来热得发红的脸颊非说是害羞,看得赵氏都忍不住捂嘴轻笑。还害羞呢,倒是先擦干净额头上的汗再来说这话。

赵氏确实是李骏的续弦,当年李骏还在京城为官的时候原配就去世了。

赵氏也是官家女,不过家中父亲只是一八品小官。家里唯一拿得出手的便是家中几代人都是京城人士,家里有老宅子,住得也算宽敞。

当年李骏丧妻成了鳏夫,赵氏的爹为了巴结上官,才把女儿嫁给李骏做续弦。

赵氏没得选,幸好李骏这人虽圆滑世故了些,还算是个有能为的人。在京城为官不说飞黄腾达,也算是稳稳当当。

前几年被卷入一场河堤贪腐的案子里,虽脱了一层皮但好歹得了个辞官回乡的结果。当时李骏是求到关家大爷那里才得以保全,这次关家来岳州找人,才会第一时间来找自家老爷。

今天知道裴元要来书院,李骏也提前嘱咐过了。要是他带着妻子一起来,就让赵氏出面给谢九九旁敲侧击一下,不说叫他们夫妻和离,至少别拦了裴元去投奔关家的路。

关家对李骏是有恩在先,现在关家求他帮忙找失散多年的姑小姐,李骏自然尽了全力。这一次也确实全靠他上下打听,才能找着关氏。

谁知找着了,又是这么一个结果。李骏对于裴元入赘到谢家的事,背地里已经叹息过好几次。虽说这事跟自己本没有关系,可总觉得关家托自己办的事没办得完满。

裴元四年前去的容县,李骏五年前来书院任院监,在官场上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来管这群学生自然是得心应手。

李骏管学生并不古板,向来只抓出头鸟,抓住了杀鸡给猴看,猴儿们知道他这个院监的底线在哪儿了,只要不过线他并不多管。

而裴元则是那种总喜欢踩在底线上做事的人,规矩在他眼中并不是多么威严不可触碰的东西。他会把规矩摸透了,挑战规矩却又不破坏规矩。

李骏抓过他两次,又拿他没什么法子。自那以后李骏对他就另眼相待,他笃定裴元这个人以后只要能考上,就一定不是池中之物。

谁知这么一个人,居然会不顾世俗的眼光入赘给商户人家。

听说这个消息之后,李骏忍不住连连叹息直拍大腿,自己只想着他不拘泥不迂腐,却忘了这样的人也太容易做出些惊世骇俗的事情来。

这会儿见了裴元,他一再明示暗示不要跟关家闹僵,不要逞一时的意气留在谢家,赘婿自然可以科举入仕,但真得了官身,这一身份到时候可是要拖他后腿的。

要是他愿意的话,他做中人跟关家的两个管事去说,想法子让他跟谢家断了关系,安心跟着关氏往京城去。

李骏会说这些话裴元半点儿不意外,他连反驳的心思都没有。听了便听了,耐心听李骏把想说的说完,听着书院下课的钟声敲响,才起身准备告辞。

“先生还忙,学生就不多叨扰了。这次上山说不得还要在书院里赖几天,明日再来先生这里请教功课。”

“你……”

“先生的心意学生明白了,多谢先生教诲。”

“走吧走吧,还要去山长那里,我就不多留你了。”

这态度李骏无能为力,他与关家相识多年,关家六爷是个出了名的暴脾气。就裴元要求严管事送回京城的信里不客气的劲儿,那位爷说不定得亲自带人冲到岳州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