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皎夜 > 第26章 第 26 章

第26章 第 26 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澄空如洗,万里无云。

秋日广袤的晴空总会带来一种令人心神舒畅之感。

易雪汐坐于采光充足的窗下条桌前,案上放有一个竹编的针线篮,手中拿着花纹被绣得歪歪扭扭的巾帕。

她偷偷移动视线,窥看身后不远处的花珠正专注于针线活。她收回目光的同时稍稍挺直身子,想悄无声息将针线放回去。

“小姐,夫人再三叮嘱巾帕必须要今日之内绣好。”

易雪汐看着差点放回去的东西,苦着一张脸道:“花珠,我从小习惯拿剑。”

“小姐想要拿剑做刺绣?”

易雪汐被她噎得无话可说,两眼盯着手里没有成功放下的巾帕,恨不得今日的太阳能将它点着烧成灰烬。

“如今来要求我学刺绣,真不知娘是怎样想法。”易雪汐惋惜地望着外面大好晴空,这般明朗的天气居然要窝在室内做针黹,简直是糟蹋浪费。

她再次朝专注的花珠看去,眼珠滴溜一转,脑海中生起一个主意。

“花珠,”易雪汐扬起唇角,露出明如秋空的笑意,“我平常待你如何?”

“小姐一向对我很好。”

“现在是你回报的时候。”易雪汐将身站起,将巾帕塞过去。

花珠长叹一声:“我是想帮小姐,但我实在绣不出像小姐那样……那样蹩脚的图案。要是绣得太好,夫人肯定怀疑。”

“那怎么办?”

“能绣多少便绣多少,之后请凌姨娘帮忙说几句好话。”

“关键是我不想绣。”易雪汐两手展开绣得一塌糊涂的巾帕,“又不能当饭吃。”

“刚过中午就饿了?”

听见来人的声音,易雪汐眉宇轻扬,随手扔掉巾帕,跑去门前迎接。

“正好,我带来山药枣泥糕。”凌姨娘捧着一盘糕点迈过门槛。

一旁的花珠放下手中针线,福身后提起茶壶去准备茶水。

凌姨娘走到圆桌前放下糕点,眼睛不经意间瞧见竹编篮子边缘露出的半边丝帕,好奇地上前拿起,将它铺在掌心。

巾帕上似花非花、似草非草的花纹像是被飞禽走兽嘶咬过一般残败得不像样。

饶是对易雪汐针黹好坏已是知根知底的凌姨娘,眼下完全无法掩藏脸上的震惊。她转眼对上易雪汐的视线,后者正欢悦地品尝糕点。

“雪汐,你这……”凌姨娘欲言又止。

易雪汐满不在乎道:“初学的水平只能这样。”

“你倒是看得开。”凌姨娘苦笑着放下巾帕。

“姨娘,你帮我劝一下娘,我现在学针黹实在太迟太勉强,能绣出一条直线都非常困难。”

“其实此事从一开始便有弯转,夫人是在等你开口。”

“为何不直说,非得绕来绕去。”易雪汐嘟囔着,转念暗想,不对不正常,以前从来没有试过逼得如此紧,绝对有问题。

细思之下,易雪汐放下糕点,狐疑道:“姨娘,是什么事?”

凌姨娘看出她猜到些头绪,直说道:“先前赵公子派人来传话,希望能再给他一次机会。”

“跟娘要求我学针黹有何关系?”

“夫人的意思是你的婚事若定下,针黹做不做都没关系。”

“如果一直没定下?”

“就该学学女儿家该做的事,以后好找夫君。”

“怎么又提这事。”易雪汐拿起枣泥糕猛啃一口,感觉尝不出半点滋味。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凌姨娘看她面上已现出些许苦闷的表情,继续劝道,“我知道你不爱听,所以只替夫人传达一个意思,跟赵公子再比一次,这次别太狠,适当让一步。”

易雪汐算是听懂了:“让我故意输给他。”

凌姨娘点点头。

“那还有意义?”

“夫人认为赵公子输掉一次仍愿意再来,对你算是有心。况且输给女子后仍旧豁达看待,如此开阔的胸襟,说明他容得下你那爱闹的小脾气。想来想去,赵公子很适合你。”

易雪汐一脸郁闷地伏在桌子上:“他只知我会武,又不知道我其它方面。说不定等他知道,逃走还来不及。”

“不如趁此机会和赵公子见上一面,试探试探他的想法,说不定他不逃。”凌姨娘感慨道,“牧公子很不错,只是他终究不了解你……”

“牧公子?哪个牧?”易雪汐直起身子,奇道,“怎么突然说起他?”

“当然是大公子,上次去寺里上香,看见你们相处得挺好。不过他不知你真性子,夫人担忧你吓坏他。”

估计世上没有几人能吓坏牧明煦。易雪汐心中暗念,他若是轻易被吓着,我还看不上他。再说跟他架也打了,晚上外出的事他都一清二楚。此事自然不能说,倘若他们知道自己不仅跟四公主的儿子交过手,夜里还跑出去,估计要派几个人守着院子。

易雪汐权衡之下,干脆瞒着他们。

“姨娘,我考虑下。”

凌姨娘见她松口,笑道:“好,我不催你,好好考虑。”

**

牧明煦一早被皇上殷常霄召进宫里。

书房里,殷常霄一手握拳抵着额头,紧闭的双眼间眉宇深皱,直到牧明煦见过礼,他才缓缓睁开眼,烦闷地挥了挥手。

一旁侍奉的海公公示意书房里的其他人退下,然后亲自关上门。

“皇上……”

殷常霄抬手制止牧明煦,说:“进去再说。”

海公公走入旁边暖阁内,旋动桌上的石雕像,一个书架缓缓转开,他率先进去,点燃中间桌案上的油灯。牧明煦借着灯火观望,密室里有三面都是嵌入墙壁的手拉式柜子,看样子是用于存放重要物什的地方。

海公公待人皆入内后,闭上密室门,在殷常霄的授意下拉开一个柜子,取出一叠文书以及一张卷成轴纸。

他展开纸轴,将其平铺在桌案上,退到一旁。

纸上画的是一个长方形的木盒,盒子开阖处有两个锁孔,应是要两把钥匙方能打开。

“明煦。”殷常霄神色严肃,“你知道二十年大祭将近。”

“知道。”

大殷新皇登基,每隔二十年举行一次大祭,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保佑大殷长盛不衰。

如今是丰瑞十九年,离大祭还有四个月左右的时间。

“画中锦盒装的是传国国宝玉如意。”

“玉如意?”牧明煦视线再次落到画上。

玉如意整体透明似玻璃,置于阳光之下仿佛能看见有水在里面流转。它作为传国国宝,每隔二十年大祭都要请出来祭天,是皇帝与天交流的祭具。

这种透明的玉什是罕见,相传是太祖皇帝在建立大殷之前,于梦中从一位神女手中所得,并告知他将得天下建立大殷国。

牧明煦心知传说大多是王朝为了稳定天下,让“应天而立”深入人心而特意编造。

玉如意便是使传说实质化的一种象征。

所以在大祭必须将作为象征的玉如意呈现在世人面前,安抚、震慑人心。

“为何只有画?”牧明煦预感到事情并不简单。

“不见了,自然只剩画。”殷常霄严肃的神情里一直带着挥之不去的愁容。

“不见?难道被人盗走?”

殷常霄看向海公公,后者会意道:“由小的来说明吧。”

先帝殷承知其中一位兄弟殷旭琂曾在他们的父皇顺帝殷世弘准备四十年大祭的时候联合暗卫谋篡皇位。

谋篡事发之前,顺帝殷世弘看出端倪,便趁着殷旭琂没动手之前先下手为强,命人暗中捉拿。

按照大殷的规定,如若皇帝既没有立太子,也没有立遗诏确认人选,拥有玉如意的人即是下任皇帝。

但皇帝在位的时候,不可能直接把玉如意交给他人,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将两把钥匙之一暗中赏赐给其中一位皇子。

拥有一半的钥匙意味着得到玉如意登上皇位只是时间问题。

当时见事发的殷旭琂想到这一点,当机立断瞄准玉如意。

只要得到玉如意,同时杀掉殷世弘,再找一个替死鬼当凶手,他便可顺理成章登基为皇。

顺帝殷世弘同样想到此事。以防万一,他唤来亲信,命亲信将装有玉如意的盒子和其中一把钥匙送到当时还是皇子的殷承知手中。不过,送去途中遭到殷旭琂派去的杀手埋伏。自此之后,玉如意便下落不明。

先帝殷承知收到消息赶到皇宫救驾的时候,父皇殷世弘已死于殷旭琂之手,钥匙亦被夺走。他立即命人将殷旭琂找出来,可仍是没寻到其踪影。

殷世弘立了遗诏。

殷承知按着遗诏顺利登基,只是有一个致命点——到二十年大祭之时,无法取出祭具玉如意。

之后,殷承知由于身体不佳,在位仅十五年就驾崩,没能熬到二十年大祭。

弥留之际,殷承知唤来殷常霄,将玉如意之事一五一十告诉他。

在位十九间年,殷常霄派出不少亲信寻找殷旭琂的下落。他认为要找到玉如意必须要先找到殷旭琂的所在,因此事牵扯到皇权,他不能明目张胆地搜寻。

如今自他登基后二十年将至,礼部正在筹备大祭事宜。唯独玉如意是由殷常霄保管,若是大祭当天取不出玉如意,难以想象到时会发生什么事。

说到此,海公公从适才那叠文书里抽出一张纸递上前,说:“牧公子,请看。”

牧明煦接过念道:“九霄外,日升起,王归言,天下安。这是……”

“民间传言。”殷常霄道,“是派出去的亲信在找玉如意的时候听到。你看出话里有什么特别?”

“九和日为旭,王归言为琂,藏了旭琂两字。至于天下安要连接前面一起理解。”牧明煦点到即止,以他的身份再说下去便不合适。

“真正的王会在大祭当天随着初升之日回来,天下才真正归安。”殷常霄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