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清穿]团宠太子躺平日常 > 第12章 第十二章

第12章 第十二章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永琏不得不佩服汗阿玛,真会挑人。

但又觉得这样也合理,若明瑞和额尔登额在征缅前没有恩怨,额尔登额故意延误战机的操作就显得匪夷所思。

反之,二人之前结过梁子,额尔登额这么做,倒有几分说得通。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额尔登额这么做有道理,如果明瑞像大多数将领一样,自己先撤,让士兵断后,那死得就是数千将士。

永琏甚至希望额尔登额和明瑞的矛盾早点显现出来,这样一来,征缅的时候,他就有理由阻止汗阿玛派额尔登额去当参赞了。

但凡换个脑子正常点的人,按照明瑞的计划,胜算都很大。

如果第一次清缅战争清军胜利,也就不会有后来的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

要知道征缅到最后也没有真正打赢,而是以和谈的方式结束。

当时清军中瘟疫蔓延,阿里衮等将官病死,傅恒也卧病在床。

四次战争下来,对清廷的损失是不可估量的。

永琏突然就觉得汗阿玛挑选的伴读很不错,给了他改变的机会!

凡事往好里想,小家伙又变得生龙活虎。

兄弟俩带着钮伦去宁寿宫给太后请安。

皇后早上已经去过了,就让三个孩子去,老人家想孙子孙女,让他们在那边多玩一会儿。

小弘曕要等先帝下葬后才来宁寿宫住,但太后太妃们已经给小家伙布置好了房间,太后又让内务府做了些玩具。

永璜他们来,正巧遇见造办处那边送玩具过来。

仨小孩眼巴巴瞧着,永琏给太后请过安后,就说想先替六叔试试这些新玩具,万一不好玩,好让内务府重做。

太后:“你这小子,想玩就直说,皇玛嬷还能不让你玩儿?”

永琏嘿嘿笑。

太后在他软乎乎的脸颊上捏了一把,就让三个孩子去次间玩儿。

裕太妃在旁瞧着,不由和太后笑道:“二阿哥跟皇上小时候真是一模一样。”

太后点头,“都是小机灵鬼,会哄哀家高兴。”

也就只有太后敢评价当今皇上是小机灵鬼。

她又和裕太妃聊起从前在雍王府的事儿。

虽然她们当初不怎么受宠,但在雍王府的日子也不算差。

不过这不能全归功于先帝,主要还是孝敬宪皇后为人和善。

“说起来,娘娘的梓宫在田村也放了快五年。”太后道:“哀家想去祭拜,又不合规矩。”

因为孝敬宪皇后在世时,对先帝其他女人都很照顾,对孩子们更是照顾有加,尤其对弘历好。当然这其中有弘历得圣祖看重的缘故,但太后还是很感激孝敬宪皇后。

裕太妃道:“孝敬宪皇后的梓宫要移入泰陵与先帝合葬,到时候我们若能去送送就好了。”

“这肯定是要去的。”太后道:“哀家回头和皇帝说一声,这件事不能马虎。”

二人在明间说话,依稀还能听见次间里小孩子们叽叽喳喳的声音。

永璜、永琏似乎在教钮伦数数。

永琏是真没想到,妹妹五岁了,竟然数不到五十。

他试图教妹妹掰着指头数,但小丫头数着数着就乱了。

永琏想了想,很有必要做一些数学教具。

“大哥,能不能陪我去造办处一趟。”永琏道。

“可以呀!”永璜没问去做什么,就点头答应,又看一眼钮伦,“那三妹……?”

“外面天热,先让三妹在玛嬷这玩儿吧。”永琏道。

“不,我也要和你们一起去!”小丫头跳下榻,率先往外跑。

“皇玛嬷,我们要去造办处。”钮伦对太后道。

“去做什么?”太后皱眉,还以为那些玩具里真有质量不好的。

“我们去做一些可以学习数学的工具。”永琏出来,跟玛嬷解释道。

一旁裕太妃不由夸道:“真是好学的好孩子。”

太后也笑得见眉不见眼,“要做什么工具,让太监去传话就是了,大热天的,何必亲自跑一趟。”

“没事儿,我怕他们说不清楚。”永琏道,正好他也想看看造办处什么样的。

太后想起从前先帝经常让造办处返工,怪折腾人的。就点头答应,但怕钮伦晒着,不让她去。

钮伦嘟着小嘴,却也不敢闹,只能眼睁睁看着俩哥哥蹦蹦跳跳跑出去了。

俩小少年一边往造办处走,一边讨论要做哪些教具。

首先要给钮伦做一些计数棒,用打磨光滑的小木棍就行,做一百根。

“再做一些不同形状的木片、圆的、三角的、正方形、菱形、平行四边形……”

前面几个形状永璜能理解,平行四边形却是头一回听说,他就好奇问弟弟,“平行四边形是什么样?”

永琏:“……”差点忘了清朝没这个叫法,但这名字也很好理解,他就说:“等到了造办处,我给你画出来你就明白了。”

永璜点点脑袋,先在心里琢磨起来。

要从宁寿宫到协和门西,还挺远,等快到造办处时,永璜突然问永琏,“正方是平行四边形吗?”

“是呀是呀!”永琏高兴的眼睛弯弯,“大哥好聪明!但正方只是平行四边形的一种。”

永璜若有所思地皱皱眉头,“我好像知道了。”

造办处的官员没想到两位小阿哥亲自来了,喝茶的、打盹儿的、记档的,干活的、全都慌里慌张的起身行礼。

永璜、永琏让免礼后,就有一名主管造办处的郎中上前,笑问道:“两位阿哥爷,有什么吩咐?”

主子亲自前来,估计是有要紧的东西要做,过几日是万寿节,难道两位小阿哥要给皇上做寿礼?

旁边几名工匠都打起精神听吩咐。

万万没想到,二阿哥竟然只是要做学数学的小木棍和小木片。

这东西对造办处的能工巧匠来说,没有丝毫难度。

永琏让人拿来纸笔,“有没有尺子。”

匠人们需要画图,各种量尺当然有。

永琏见一旁案上放着一个黑乎乎的长条,就问:“那是炭笔吗?”

“回阿哥爷,那正是炭笔,匠人们划线方便些。”

这比毛笔好控制多了,永琏立刻道:“拿来我用用。”

郎中拿来炭笔,匠人们怕把手弄脏,还设计了一个笔套。

现在的炭笔外面没有木头包裹,很容易断,就做的比后世粗一些。

永琏用量尺比着,画了一个平行四边形,一个梯形,还有五边形和六边形。

永璜在旁边看着,见永琏画出的平行四边形不禁笑起来,“我想的就是这样,原来两条边这样就叫‘平行’,真恰当!”

永琏:“是吧是吧!”

他又想用圆规画一个圆,都已经拿起来了,余光瞥见旁边郎中有些惊讶的目光,才意识到自己不应该会用圆规。

别说清朝还没正式学过数学的小孩儿,就是后世六岁的小孩也未必会用圆规。

他赶紧调整表情,“这个是做什么的?”

“回阿哥爷,这是圆规,能画出圆形。”郎中介绍道,这东西宫里统共也没几把。

“那正好,你能帮我画个圆吗?”永琏把圆规递给对方。

郎中就调整圆规的角度,画了一个圆出来。

永琏托着下巴想了想,“那你按照西洋钟的样子,在这个圆上画一个表盘。”

郎中心说这个太简单了。

“不要有花里胡哨的东西,把数字标清楚就行。”永琏道。

“好嘞好嘞,奴才一定照办。”

“做一个完整的,然后再做一个能分成十二等分的。”永琏说着用尺子在圆上比划了一下。

“奴才明白。”

永琏暂时就想到这些,便起身要离开。

众人殷勤地把两位小主子送到门口,看着俩少年走远,才回到屋中。

“二阿哥说做这些是为了认识图形,可他不都认识了吗?”

“图形有什么认不认识的,只有见没见过,只要见过就是认识了呗。”一名工匠道。

“诶,小主子们学的那个叫几何,所谓的认识可不止是知道是方是圆,还要用上算数呢。”

郎中就吩咐众人赶紧去干活,木棍木片都要打磨平整,一根木刺也不能有。

现在造办处这些人,大多是经历过先帝调教的,做事精益求精,哪儿能出现这种疏忽?

乾隆很快就知道俩儿子跑造办处去了,他第一反应也是俩小子在给自己准备万寿节礼物,因为丧期未过,万寿节肯定不办,但儿子有孝心,送的礼物还是能收的。

他就没打听儿子们要给自己送什么,保留一点期待感比较好。

结果,晚上乾隆回到长春宫,永琏和钮伦还没睡,就凑上来跟他讲去造办处做教具的事儿。

“……二哥说,做这些东西可以教我学数学。”钮伦道,哥哥们对她真好,学什么都不愿落下她。

“这些东西我们也可以用,”永琏道:“所以儿子让造办处先做了三套。”

乾隆:“……”

行吧,儿子喜欢学习是好事,比什么礼物都让他高兴。

……但是,这俩小子不会真把他这个阿玛的生辰给忘了吧?

“好好好,你们这般好学,汗阿玛高兴。”乾隆笑道:“等中秋节过了,你和你大哥就正式入尚书房读书。”

万寿节和中秋就差两天,自己提醒的这么明显了,永琏这小子应该能想起来吧。

永琏:“哇!马上就可以吃月饼了,汗阿玛,我不喜欢五仁的,想吃枣泥馅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