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北部各族头领各自带人抵达围场营地,守军便往外围拓宽了数十营包,又在场中搭建十丈见方的高帐,按制行了开猎宴,所有人等入席。
席间可说觥筹交错、其乐融融,裴钧带了冯己如陪完两轮酒,鸿胪寺的接手了和谈一类事务,没了他的活儿,他便撤下来与方明珏打招呼离席,径直回了营帐。
岂知白日精神,他沾床却觉一身疲累,睡下就是一个梦。
梦里的景象模模糊糊,面前有数百光点莹莹跳着,像成排成列的蜡烛。蜡烛四周花花绿绿人影晃动、嗡嗡作声,似有人在唱经念咒,又掺杂重重急急的鼓点铜铃,磨得他耳根生痛。
——是那个萨满怪梦!
裴钧心中一惊,此时挣扎未醒,眼前却因此更清晰。
这是个暗室,暗室正中燃了成百上千的蜡烛排成阵列,周围转着九个面目狰狞的蓝衣萨满,此时正摇头大跳、拍鼓摇铃,而大片蜡烛的对面站了一个红金披风的背影,此时正面对着距裴钧最远的那壁石墙,石墙上还钉着个白布包裹的死人——
一个死去的裴钧。
被砍下的头颅已缝在了断裂的脖颈上,叫那个裴钧看起来像是被蝉蛹包裹的破布傀儡,这时又突兀响起了可怕的一声:“裴钧!”忽而便叫裴钧浑身都蚁噬剧痛起来,更不知为何地被一把怪力向对面扯去。
那叫声是从红金披风里发出,渐渐更大声起来:“裴钧!——裴钧!”
两声之后,裴钧竟已被拉到那披风身后,不禁吓得猛然向后挣扎发力,此举却叫那红金披风若有所觉般忽地回身,霎时,上一次梦中那黄毛黑角、巨目暴凸的青蓝鬼面便又与他咫尺相对!
一双修长却苍白的手从披风里缓缓抬起,放在那鬼面一侧,似要揭开。裴钧勉力凝神细看,只想知道这几番让他饱受摧残的恶人究竟是谁。
可就在那人掀起面具的一刻,裴钧却只觉自己被人猛地一摇,神智登时一涣,那股力气再一摇,隐约的叫喊顿时灌入他耳中,叫他忽而惊醒。
睁眼那一瞬,推他的力气突然化作五指,捂住他口鼻,裴钧猛觉危险,手便已先于意识地迅速摸出枕下短刀,出鞘就向虚空刺去——
却在手腕被挡住的一瞬,听见姜越急急低稳的声音:
“裴钧,是我!”
这一声叫裴钧终于从噩梦中清醒,双眼中亮起的帐中烛火里,竟见是晋王爷姜越皱眉半跪在他床畔,而他手中的刀尖正直直指着姜越咽喉,若不是被眼疾手快地挡了下来,说不定已真扎进去了。
姜越收回了捂他口鼻的手,裴钧顿时吸气收刀,惊魂未定:“……王爷怎么来了?”
姜越舒眉放下了格挡的手,吐出口气来看向裴钧:“是丰州的消息忽而到了,孤特来告知裴大人,不想却见裴大人困于噩梦,这才……”
裴钧顿时只觉被姜越这奸贼看去了睡相,有些脸烫,可若无姜越推他那把,他说不定又要被吸进前世的身子里去遭一番砍头剧痛,这一想,不免又对姜越生出一丝无法言说的感激,只能低低出声道了句:“……谢过王爷。”
“裴大人何以在枕下藏刀?莫非近来也遇了刺客?”姜越也随他站起身来,一边与他走出营帐一边道,“孤身边尚有两名武艺高强之人,要么借给裴大人——”
“不必不必,王爷挂怀了。”裴钧终于安了些心神,回头向他一笑,“臣区区小吏,怎么会有刺客来杀臣呢?臣只是枕着刀睡得安心,王爷不必多虑。”
姜越听言眉心一紧,再看裴钧一眼,却又低头不再多言。
二人向营地西侧的密林走去,至人迹罕至处,林间夜雪疏疏,月影似练。
姜越说刺客身上的刺青行序已查出,果真属当年裴父部下的斥候营,而斥候营也确如兵部蒋侍郎所说,在朝廷案籍中早已全死光了。
可一般死去的士兵,回乡安葬按制都是要由家亲去官府报丧销户的,可这名刺客在丰州的户籍中却并没有注明死亡,又因为辑录已过去了十来年,现今不知当初主簿何在,就无法考证是错漏还是实情,而姜越的人下乡寻访此人家亲,也被邻里告知早已搬走许多年了,仿佛是因为什么而匆匆躲了起来。
“孤认为,”姜越拍了拍肩头的雪,和裴钧一起停下来,“当年裴将军身死或另有因由。”
“先父当年,确实死得蹊跷。”裴钧在冷风中叹出口白气,站在林中雪地里接上了他的话,“此事,萧老将军曾说过一次,臣便一度耿耿于怀,可多年来与萧老将军两边查去,也并无头绪。据说,那时仑图起兵南下,先父与朝中定下路线领兵前往,可先行打探敌情的斥候营却迟迟未有消息传回。先父生疑,就扎营暂等,不料夜里却遇骑兵突袭。他且战且退又被后方包围,巧得像是有人走漏了军机。虽然先父领兵拼死剿灭了敌军,可数万人马最后只剩几千,朝廷惨胜,先父也身死沙场。”
“裴将军生前可有政敌?”姜越侧头看去,林间的疏影中,裴钧脸上光影莫测。
“先父是个老粗,有政敌他大概还拉着人家喝酒呢,察觉不到的,故而从没听他说起过。”裴钧无实意地笑了笑,“萧老将军说,从前就连蔡延都与先父称兄道弟,御史台弹劾先父御下不力,蔡延还帮着先父说话。也不知道蔡延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毕竟承平求亲时,蔡延不也帮着王爷您说话么。”
他虽是在笑,可神色却萧索。姜越沉眉望着他,犹豫了很久,才沉声说道:“实则……裴大人出征仑图前夕,曾被我皇兄召见过。那时孤在场,你师父张大人也在场,此事连今上都不知,裴大人与萧将军就更不可能知道了。那时,皇兄曾下过一道龙符密令。孤一直认为,裴将军之难,应当是与这密令有关。”
“龙符密令?”裴钧被这秘闻一震,回头看向他,“王爷,你不是在说笑吧?”
自古以来,改朝换代之帝王之所以能改朝换代,是因为他们在长久的征战之后能占领皇城昭告天下,说自己已获传国玉玺,是那玉玺所刻之“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君主。但实际上,传国玉玺并非真的只有那一方玉玺而已,除它之外,皇帝还有三方天子玺印和三方皇帝玺印在手,分别用于文武大臣和诸侯兵将之调令。
这六方玺印既是各有各的用处,便少有叠盖而用的时候,这就意味着,一旦它们同时叠盖在某一道诏令下,此诏就同时关乎文武、诸侯、兵将,那么这诏令所涉之事,便是举国之重。
在传说中,承载这道诏令的诏纸一般是黄色的,又因盖满真龙红印,极似道法符咒,便被称作“龙符”。
裴钧没有想到,这流传在朝野谈资之中的龙符密令,竟然真的存在过。
“我没有说笑,当年皇兄确曾下过一道叠盖五印的龙符密令,为的,就是要讨伐蔡氏。”
姜越满容肃穆道:“那时皇兄知道,若世家坐大、内阁臃肿,则架空皇权,叫姜氏皇朝无寿,于是便召集裴将军和博陵张家,再加上几个皇亲兄弟,在他宫内密室中详谈伐蔡方略,趁春祭用印之机,换用国玺,盖出龙符诏纸来,写就一式两份诏令,一份在他手中,一份封存在大内密档,要我们共誓一心,奉诏伐蔡。”
裴钧拧眉问道:“所以我爹当年竟曾受龙符密令所诏,要去伐蔡?”
——此事他还是两辈子以来头一回知道。
“可当年涉事之人唯有我爹遭难,蔡氏到今日都还好端端的,那传说中的龙符密令,便是根本没被用上了?”
“不错。”姜越沉着眉宇点了点头,“当年这伐蔡之事,我与皇亲兄弟为天子家谋,负责切断宗亲与蔡氏的联络,裴将军为兵谋,负责弹压蔡氏手中的军力,而张岭为律谋,负责兴狱讯问、定蔡氏之罪,但那张龙符密令,并不保存在我们三方手中,皇兄离世时,龙符也并不在他手中。因此我曾经猜测,这件事或还有第四方——”
“必然有第四方。”裴钧接过他话头道,“君权、律权、兵权,你们当时都有了,先皇还需要一张嘴来参劾蔡氏,而这张嘴,一定要说得动天下人才行,那就必须是个名臣。无论这人是谁,龙符密令既然不在你们三方手里,就一定在他手里。有了这第四方,密谈与会之人就算一个个失利落马,也不会让此龙符落到蔡氏手中,则后起伐蔡者无论还有谁,就都有天子诏令可依,即是师出有名。我猜……保管这道密令的,会不会是那时的内阁首辅,孟仁甫?”
姜越道:“你与我想的一样,孟仁甫当年确是一代名臣。但我与泰王还未及佐证,几日之内,孟仁甫就被蔡延栽了勾结边将、受贿任人的罪名,黜出京师了。他一出京就死于非命、曝尸荒野,令朝野大惊、百官恐惧,想来是蔡氏报复而为。倘或他曾保管密令,那密令也随他身死而失了踪迹。而在那之后没过多久,仑图就起兵南下了,你父亲受诏出征,皇兄的谋划也就不得不搁置。”
裴钧敏锐地发觉了姜越的停顿点,压低声问:“王爷以为,是密谈泄露了?”
姜越点头:“在仑图起兵、裴将军身死之后,裴大人可记得朝中还有什么大事?”
裴钧细细一想,按时间先后道:“东宫失德、巫蛊咒父,暗蓄兵马、企图篡位。太子因此被废,葬身于彩云殿大火之中,太子傅张岭也被判教令有失,罪不容赦,被贬至延平县衙三年有余。三年间,蔡延就任首辅,打压百官,肃宁旧臣与东宫亲信接连遭难,名贤忠将多受贬斥,而蔡延却出任首辅,使内阁之势,愈加凌驾于皇权之上。”
“裴大人好记性。”姜越轻轻点头道,“不错,皇兄确实查出,太子暗蓄兵马,恐有不轨之举。可当时皇兄已然重病,太子本就该继任皇位,全无必要多此一举。此问也让皇兄不安。为了不让朝中知道密谈一事,他本想先废太子,终朝野非议,再接着秘查下去,以洗清太子的冤屈,可就在这时……”
“先皇驾崩了。”裴钧跟上了姜越的思绪,开始梳理这十年以来的大事,“当年流言说先皇之死正合了太子的诅咒,故而太子有弑父之嫌,内阁就按国罪圈禁了太子,不久,太子在禁宫自焚而死,内阁便拥立了皇后次子姜湛登基——”
他忽而住嘴,说出口才发觉叫出了圣上名讳,而这下是无法改口了,便谨慎回头看了姜越一眼,却见姜越正在薄雪中神色平静地看回他,满眼都是讽刺:“裴大人不过是惯性使然,无妨。”
裴钧有些无奈地一手叉了腰,侧靠在一旁的树干上盯着他:“王爷,您还要笑话臣到什么时候?您与宫门守军大多都熟,岂会不知臣已多日不再出入崇宁殿——”
“昨日裴大人还去了皇上车中。”姜越脱口而出,说完一顿,稍稍移开眼去看地,“如此叫孤如何放心与裴大人结盟?”
裴钧正要解释,可这话却叫他脑中一闪:“等等,昨日我在皇上车中看见了折报,沙燕内乱要借兵了……”
姜越因言看向他:“是,此事孤也听闻了。怎么了?”
——借兵,沙燕,承平,和亲,蔡氏……
裴钧脑中急急转动,忽而想起了前世承平与姜湛和亲的第三年,就起兵过海攻打了新建国的沙燕,可沙燕虽则穷兵黩武,却也并不如他们想象的易攻,而承平迫于海上资补军需太过耗费,因屡屡被沙燕攻断粮道,终于有所不支,只好从沙燕撤兵了。
如果没记错的话,那时带兵打仗之人,便是此番和亲之使,秋源智。
所以,如果承平的和亲,根本不只是看为了新政之中的利益,而是……
姜越不见裴钧说话,刚要出声再问,却忽听身后一阵隐约人声,下意识便把裴钧挡到了一株大树后,极度警觉地向发声处看去。
裴钧被他一胳膊格去贴树躲着,整个后背都被撞得一痛,莫名其妙:“怎么了?”
姜越退到裴钧身前,与他贴身站着,一起隐蔽在树影里,依旧把他严严实实地挡在身后,目光锐利地看着黑暗中的不远处,压低声音道:“有人来了。”过了会儿人声渐进,他便更低声道:“快看,是蔡飏。”
可他死死挡在裴钧面前,裴钧根本就没法探头去看,正要推他往边上让些,鼻子却几乎要贴在姜越的发梢上,不禁连忙往后退了退身子,可饶是如此,他也依旧能闻见姜越身上淡淡的草木香气,衬着冬夜冰雪,显得格外冷冽清新。
他记得,姜越小时候在宫学就是这味道。
这时不容他多想,姜越忽而又把他拉着往树干另侧移了些,裴钧未及出声询问,便听身后果真传来蔡飏的声音:
“……二皇子就不再考虑考虑瑞王吗?毕竟他年我蔡氏起事功成,瑞王登基,那贵国国姬可就能母仪天下了。”
裴钧闻言一震,姜越也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