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瞒离开汝阳后,再次踏上了前往许劭府邸的路。
他渴望得到这位名士的评价,早日进入仕途,建功立业。
上次袁绍离去后,他曾一度拜访许劭,却遭到了冷遇,未能得见一面。
此次重来,阿瞒的心情却是极为焦躁。
当他再次被许劭拒之门外时,他心中的怒火与不甘促使他做出了极端之举——翻墙而入,直闯许劭的居所。
剑光闪烁,阿瞒将利刃横在了许劭的颈项之上,语气冷酷而带着一丝讥讽:“世人皆传许子将你公正无私,道德风范,我原以为你是何等高洁之士,如今看来,不过是俗世士人炒作出来的虚名罢了,看来你也不过如此。”
许劭面对利剑,神色不变,只是淡淡地看着阿瞒,眼中没有恐惧,只有一种深不可测的平静。
他缓缓开口,声音沉稳:“曹操,你此举非但无法证明你的价值,反而暴露了你的急躁与不智。你以为用剑就能逼出真正的评价吗?”
阿瞒微微一愣,剑尖颤抖,他的内心也被许劭的镇定所触动。
但他仍不甘心,声音提高了几分:“那么,你到底是如何评价我的?”
许劭轻轻叹了口气,继续说道:“才华横溢,智勇双全,但你的野心太大,心机太深,行事过于激烈,不懂得隐忍。这样的性格,既是你的优势,也是你的致命伤。”
阿瞒听后,怒火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难以言说的复杂情绪。
他收回了剑,沉默了片刻,然后沉声问道:“那我该如何行事,才能成就大业?”
许劭微微一笑,道:“放下你的剑,收起你的急躁,学会倾听和等待。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勇有谋,更要有容人之量,懂得适时而动。你若能修炼心性,必成大器。”
阿瞒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他将剑收入鞘中,对许劭深深一揖:“多谢先生教诲,操受教了。”
许劭看着阿瞒诚挚的态度,于是继续说道:
“我对你的评价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阿瞒听罢,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
随后阿瞒大笑起来:“哈哈哈哈哈哈”
“先生之言,操铭记在心。”阿瞒的声音低沉而坚定,“我必当谨记先生教诲,修身养性,不负先生今日之评价。”
许劭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许。
阿瞒鞠躬准备离开,他走到门口时,突然停下脚步,转身问道:“先生可知,这天下多大?”
许劭的目光随着阿瞒的动作,缓缓抬起,他的眼神仿佛穿透了屋宇,望向了远方的天际。
“天下之大,无边无际,非一人之力所能尽揽。”许劭的声音平静而深远,“它宽广到足以容纳万千英雄的抱负,又狭小到每一次的争斗都能撼动其根基。天下,是人心所向,是万物生长之地,也是战乱频仍的沙场。”
阿瞒凝神倾听,心中的格局仿佛在这一刻被无限放大。
许劭所言不仅仅是地理上的广袤,更是对人心、对权力、对天下大势的深刻理解。
“那么,先生以为,如何才能立足于这广阔的天下,成就一番伟业?”阿瞒追问。
许劭微微闭目,沉思片刻,然后睁开眼,直视阿瞒:“立于天下,首需洞察人心,其次是顺应时势,最后是坚守本心。你必须要有宽广的胸怀,容人之量,以德服人,以智取胜。在乱世之中,更要懂得变通,不可拘泥于一隅之见。”
阿瞒深吸一口气,将这些话铭记在心。
“先生高见,操受益匪浅。”阿瞒再次一揖,这次的敬意更加深沉。
阿瞒对许劭说:“谯县的咸鱼屋在乱世将是天下人的避风港,若是先生有天需要避难可以去那里”
许劭闻言,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容。
“曹操,你这份心意,许某铭记在心。”许劭缓缓说道,“咸鱼屋,避风港,这名字起得好。在这乱世之中,能有一个让天下人安心之所,实为不易。你的胸襟和气度,许某甚是佩服。”
阿瞒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丝坚定:“先生,若乱世来临,必定人如草芥,但我曹操愿为天下人撑起一片遮风避雨的天地。若是先生真的有需要,谯县的咸鱼屋随时欢迎您。”
“好,许某会记在心里。若真有那一天,许某定会前往谯县。”许劭说
阿瞒再次揖礼,不再多言,转身离去。
今日与许劭的对话,他所提出的避风港——咸鱼屋,非但是对许劭个人的邀请,更是对普天之下所有寻觅庇护之人的庄重承诺。
大丈夫生于世间,岂能碌碌无为,营营苟苟。
我这条咸鱼,是该迎来翻身之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