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姜宫穿越笔记 > 第17章 第十七回

第17章 第十七回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白,神色倒是如常。再看看站在赵琛身后的赵理,赵理只一如既往地低头发呆,仿佛没有听见朝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

皇帝一边翻看着卷宗,一边示意着王逸继续说下去。

“卷宗上清楚地记载了罪臣张之正于至和十七年年末收古画一副,后来又至和十八年荣相家中宴席时又将此古画以赠礼的方式献给了荣相;另请陛下再看,卷宗上还有一条,至和十七年二月,收到了来自荣府的赠礼,是当年大宛国进贡的明珠两斛。”

皇帝脸色乍变,将卷宗搁置到了一边。殿中其余大臣见皇帝表情有些不对,赶忙住了嘴,都不敢在地下小声议论。唯有王逸跪在地上,高声问道:“敢问陛下,当年赏赐给荣氏的明珠,是否有两斛之数?”

王逸的声音回荡在整个大庆殿,殿中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只是低着头微微抬目看着端坐在龙椅上的皇帝。就连明怀也不禁用余光盯着皇帝,这个他服侍了将近三十年的九五之尊在此刻并没有说一句话,明怀清楚,这是龙颜震怒的预兆。

“陛下,当年赏赐给荣氏的明珠,是否有两斛之数?”

王逸又问了一遍,皇帝还是没有回答。赵琛心中暗叫不好,此事满朝皆知,当年皇帝赐给荣相的,仅仅只有一斛。那剩下的那一斛珠子,是从何处而来?

忽而,赵琛心中有些眉目,很多事情仿佛在这一刻都得到了答案。这整个姜宫中,能够动用贡品的除了自己的父皇,便只有一位——他的母后!但是他的母后又为何要笼络朝臣?按照姜宫的规矩,内廷妃嫔是不能私下与朝臣往来的,这件事情往大了说便是笼络官员、朋扇朝廷,往小了说,也是私相授受。

赵琛脑子里忽而炸起当日东宫大婚时他和长安侯的那个大胆地猜测。当年的‘国本之争’,朝臣党争激烈,光贵妃薨逝一事国朝便折损了不少忠臣良将,举国上下在那几年因为党争而亡命的人数不下一万,难道其中真有皇后的手笔?

可是皇后为何要这么做?她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你放肆!”

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突然厉声呵斥,将手中的卷宗直直地砸向了王逸,王逸年老,生生地挨过这一下后有些咳嗽,但很快便又将身子直了起来。皇帝脸色铁青,指着王逸骂道:“你这是做什么?你这是在逼问朕么?你这是在逼问这个天下的君王么?谁给你的胆子以下犯上?”

说着皇帝话锋一转,将手指向了正在思考的赵琛,继续道:“莫非是太子?”

赵琛仿佛耳边滚过一个晴天霹雳一般,吓得汗毛炸起。自己的父皇是跟随过太宗皇帝征战沙场的手足兄弟,本来就对杀人这件事情司空见惯,更何况如今他是天子,龙颜震怒之下血流成河的道理赵琛并不是不懂,任谁坐上了那个位置都会多疑多思,若是让天子认为自己有了不轨之心,那像前唐玄宗一般斩杀自己儿子的皇帝也不在少数。

赵琛赶紧跪下,颤抖着声音请罪道:“父皇明鉴,儿臣万万不敢啊!”

王逸闭上了眼睛,他昨日料到了这种可能,但这种可能性是他最不想看见的。太子年纪尚轻,坤宁殿虽然的确是他的母后,如若真的向坤宁殿发难,无论柳氏是否会因此受到责罚,但太子是一定会受到牵连的。

这场王逸和皇后的博弈,唯一的变数就是皇帝对于皇后的心意,如若真的起了疑窦,那皇帝自然不会答应他,但如果他对皇后尚存几分信任和偏袒,那么今日这件事情足以激起那个女人的恨意,等待王逸的,将会是死无葬身之地。

陶潇在此刻仿佛明白了王老为何一定要事先修书一封告诉自己,如果他向皇帝发难,一定一定不要插手这件事情。姜国的未来全部都掌握在了太子的手上,而眼下需要有一个人能够劝住皇帝,万万不可动废太子的念头,那么这个能保太子的人只能是陶潇。

“陛下!”王逸忽而高喊了一声,打断了皇帝准备对太子骂出口的话语,皇帝转过身来看着他,王逸眼神决绝,重重地在地上磕了三个响头,赵琛跪在距离王老不远的地方,怔怔地看着恩师这诡异地举动,心中那股不安的感觉越发强烈。

“你这是做什么?”

皇帝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有些吓得六神无主,只是瞪大了眼睛看着王逸。

“老臣辅佐过太祖皇帝、太宗皇帝、以至于今日辅佐陛下,更承蒙陛下恩典能够有幸教养太子,太子生性善良,品行贵重,为人臣子至纯至善至孝!陛下却为两件旧年的冤案而要置太子于不臣之地!未能劝谏陛下,老臣实在无颜面对太祖皇帝、太宗皇帝,更无颜立足于此朝堂之上!”

王逸说着,伸手将自己头上戴了快一辈子的乌纱帽慢慢摘下,布满血丝的双眼里流出两行清泪,皇帝怔怔地看着他,说不出一句话。

王逸冷笑几声,满腹凄苦。

如果今日之事不成,与其让他落入坤宁殿手中,不如用自己的这一条命来搏一搏,也总好过他被那个女人用其他细碎的手段折磨致死!

“卿欲何为?”

皇帝颤抖着声音问出这句话,他其实心中隐约能够猜到王逸接下来究竟想要做什么,只是身为君王,没有任何一个人愿意在自己的朝堂之上发生这样的事情。如若真有,那他将会被后世文臣的口诛笔伐湮灭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之中。

“老臣愿以身殉职,换陛下能够重审两起案件,让张、荣两案枉死的百余条性命有一个能够伸冤的机会,换陛下能够看清楚,自己一直偏袒的奸佞究竟是何人!”

太子听到此处,眼泪率先流了下来,身上的血液仿佛在这一刻停止流动。不可以,不可以!那是照拂了他十多年的恩师,是这国朝中放眼望去最有风骨的学者,是他这十余年幽幽深宫中的一盏明灯,亦是他此生最敬重、最佩服的老者,同样,王逸也是姜国数十万学子心中那个愿意为他们照明前路的烛火。

“老师。”赵琛开口唤了王逸一声,发觉自己嗓子已经哽咽到沙哑,眼泪大颗大颗地从他眼眶中滑落,他身为太子,几乎是连滚带爬地挪到了王逸和皇帝的中间,将王逸死死地护在了身后。

“父皇,父皇!饶恕老师,就请你饶恕老师这一回!不可以的,真的不可以的!”太子撕心裂肺地声音在这殿中回响,王逸身后的满朝文武们也都纷纷跪了下来,请求皇帝宽恕王逸。

“你们是要造反呐!朕几时说过要赐死他!”

皇帝看着这乌泱泱的一帮人跪地请求,头上的青筋爆起。他虽然是皇帝,但在这样的时候,却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够听命于他。

他在此刻是真正的孤家寡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