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三十一年,秋猎可以说是清朝历史上最盛大的一次。这次秋猎不仅规模空前,而且具有重要的政治、军事和文化意义。康熙亲自主持此次秋猎,展示了皇权的威严和国力。不但太后、后宫妃嫔、王公大臣随行,由于刚刚在噶尔丹之役中取得首次胜利,蒙古亲王们也以科尔沁为首前来参加,体现了清朝对蒙古地区的掌控。
浩浩荡荡的队伍从紫禁城出发,一辆接一辆的马车沿途行进,两旁的百姓夹道欢迎,场面蔚为壮观。木兰围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况,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权贵和使节,甚至还有外国使臣参与其中。这次秋猎不仅是一次狩猎活动,更是一次展示国力、凝聚民心的政治盛会。
康熙借此盛大的秋猎机会向蒙古诸部展示清朝的军事实力和统治威望,巩固了对蒙古地区的控制。同时,这次大规模的集会也为各方势力提供了交流的平台,有利于增进相互了解,维护边疆稳定。此外,康熙还通过这次活动,向周边国家和来访的外国使节展示了大清帝国的强盛国力和文化底蕴。
康熙身着金丝龙纹战袍,头戴翎羽宝冠,骑着一匹雪白骏马,威风凛凛地立于众人之前。他环视四周,目光如炬,威严中透着自信与睿智。在他身后,是整齐列队的八旗精锐,旌旗招展,气势磅礴。
"今日,朕与诸位共赴木兰围场,不仅为了狩猎,更是为了彰显我大清的威德。"康熙洪亮的声音响彻全场,"诸位务必全力以赴,展示我朝的军威!同时,这也是各部交流、增进情谊的良机。朕望诸位珍惜此次机会,共襄盛举!"
"臣等遵旨!"众人齐声应答,声音整齐划一,气势如虹。蒙古诸部的代表也纷纷表态,表示愿意效忠大清,共同维护边疆安宁。他们的热忱态度让康熙感到欣慰,这正是他举办此次大规模秋猎的目的之一。
康熙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目光不经意间扫向高台。他看到了佟佳月,她端坐在温僖贵妃旁边,神情清冷,与周围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康熙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片刻,心中泛起一丝涟漪但很快他便收回了视线,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眼前的围猎上。
"出发!"康熙一声令下,浩浩荡荡的队伍开始向木兰围场进发。马蹄声、车轮声此起彼伏,旌旗招展,一派盛世景象。骑兵队伍的铠甲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步兵方阵整齐划一,后方的辎重队伍绵延数里。这场秋猎不仅是一次狩猎活动,更是一次展示国威、凝聚人心的重要时刻。
"呵呵,皇帝今日心情很好啊,"太后笑嘻嘻地说道,目光慈祥地看着康熙的背影。她坐在专门为她准备的华贵软轿中,身边的宫女们小心翼翼地伺候着。太后的眼神中既有慈爱,又有一丝难以察觉的深意。
"皇上确实心情不错,"身旁的温僖贵妃附和道,"这次秋猎规模空前,想必是因为刚刚在噶尔丹之役中取得胜利,皇上心中甚是畅快。"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骄傲,显然为皇帝的成就感到自豪。
太后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睿智的光芒。她沉思片刻,然后转头向身边的一位妇人说道:"安亲王不来真是可惜了。"她的语气中带着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一种意味深长的暗示。太后的目光仿佛能洞穿人心,让人不禁猜测她话中的深意。
那妇人正是安亲王福晋博尔济吉特氏,她恭敬地笑道:"回太后,纱椤前些日子染了风寒,王爷不放心,所以请辞此次秋猎,留在府中照料。"博尔济吉特氏的声音柔和却坚定,显然对丈夫的决定十分支持。
"哈哈,"太后慈祥地笑道,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小宝贝病了,安亲王就舍不得离开了。这个岳乐啊,对小纱椤真是宠爱有加。"太后的语气中既有赞许,又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调侃。
听太后一说,众人都笑了起来,气氛顿时轻松了许多。温僖贵妃附和道:“安亲王对小格格的疼爱,我们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太后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停在博尔济吉特氏身上,意味深长地说:“岳乐这般疼爱小纱椤,想必也开始考虑她的终身大事了吧?”
这句话一出,周围的空气似乎凝固了一瞬。博尔济吉特氏微微一怔,但很快就恢复了镇定,恭敬地回答:"太后明鉴,纱椤还小,我们暂时还没有这方面的考虑。"她的声音平稳,但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警惕。
太后慈祥地笑了笑,又道:"说起来你家这小宝贝,哀家也很是喜欢。不如等她长大些,来当哀家的孙媳妇如何?"太后的目光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仿佛在考验着博尔济吉特氏的反应。
博尔济吉特氏连忙俯身行礼,恭敬地说:"太后厚爱,臣妇感激不尽。纱椤若能得此殊荣,实在是她的福分。只是她年纪尚幼,性子又颇为任性,怕日后难以适应宫中规矩,恐怕会让太后和皇上失望。"她的话语谨慎而得体,既表达了感激之情,又巧妙地为纱椤留下了余地。
太后闻言,反而笑得更开怀了,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哀家就喜欢她这股子满蒙女儿的爽快劲儿。这宫里头规矩多了,反倒需要几个性子直的丫头来冲冲气。"说着,太后若有所思地道,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个人:“哀家正在想,我们和硕格格该配哪位阿哥才好。”
这话一出,高台上顿时寂静无声,仿佛时间都凝固了。在场的妃嫔和王公福晋们屏息凝神,只听得见秋风轻拂过树梢的沙沙声,远处猎场传来的马蹄声和犬吠声此刻也显得格外清晰。大家都清楚,几年前太后就有意为小格格择婿,如今再次提起,显然是要认真考虑这门亲事了。
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脸上的表情也微妙地变化着。有的暗自盘算自家阿哥的机会,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有的则为可能失去这个机会而忧心忡忡,眉头微微皱起。还有一些人则努力保持着面无表情,生怕自己的反应被太后看在眼里。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微妙的紧张气氛,每个人都在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其他人的反应。
温僖贵妃悄悄瞥了眼其他妃嫔,注意到她们都在努力掩饰自己的情绪。她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低声问道:"太后可是已经有了合适的人选?"她的声音虽轻,却在风中回声格外清晰。
太后笑而不答,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眼远处正在列队的阿哥们。她的目光在每个阿哥脸上逐一扫过,最后停留在其中一位身上。她悠然道:“就你家小十了。”
"啊!"温僖贵妃惊讶得几乎失声,一时间不知是喜是忧。她下意识地看向其他妃嫔,注意到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复杂的情绪。有的面色微沉,有的则强装镇定,但眼中几乎都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望。安亲王府与钮祜禄氏联姻,这可不是小事。这既是荣耀,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她努力保持着镇定,但眼中闪过的复杂情绪却出卖了她内心的波澜。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着手帕,思绪万千。
一旁的博尔济吉特氏听到这个消息,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微微低头,不动声色地思考着这个决定背后的深意。
太后见状,嘴角微微上扬,继续说道:"小十二也不错,由苏嬷嬷抚养,人品定好。"这话一出,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一圈圈涟漪。在场的妃嫔们顿时屏住了呼吸,空气中的紧张气氛更加浓烈。
定贵人正在优雅地品茶,猝不及防听到了自己儿子的名字,顿时呛到了水。她剧烈地咳嗽起来,茶水溅到了华贵的衣裳上。贴身宫女慌忙上前帮忙,递上手帕,轻拍她的背。
其他妃嫔们纷纷将目光投向定贵人,有羡慕,有嫉妒,更多的是好奇心。定贵人努力平复咳嗽,脸颊因呛水和突如其来的关注而泛红。她强忍着惊讶和尴尬,试图维持镇定,但微微颤抖的手却暴露了她内心的激动。
太后慈祥地看向定贵人,温和地说道:"定贵人,你没事吧?"这句话不仅显示了太后的关怀,也让所有人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在了定贵人身上。
定贵人深吸一口气,强自镇定地回答:“臣妾…臣妾只是没想到太后会考虑小十二。他年纪尚小,恐怕…”
太后打断了她的话,"年纪小正好,可塑性强。再说了,这不过是个提议,最终如何,还要看皇上的意思。"她的语气虽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
这番话让在座的所有人都若有所思。大家都明白,太后的"提议"往往就是最终的决定。一时间,高台上弥漫着一种复杂的氛围,每个人都在权衡这个可能的联姻对自己和家族的影响。空气中充满了紧张和期待。
温僖贵妃的心情尤为复杂,她的儿子十阿哥刚被提到,而定贵人的十二阿哥也被列入了其中。这意味着太后的目光并未停留在某一个阿哥身上,而是有意让这种不确定性成为一种新的平衡。她努力保持着镇定,眼神却不由自主地在其他妃嫔的脸上扫过,试图从她们的表情中找出某些线索。
太后慢条斯理地继续说道:"十三阿哥…年龄相当…"她的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在座的妃嫔们,每个人都屏住呼吸,生怕错过太后接下来的话。突然,太后眼前一亮,仿佛想起了什么,“对了,小七呢。”
太后脸上浮现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转向博尔济吉特氏说道:"你不知道,上次小七看见小纱椤的时候,那个向来天不怕地不怕的七阿哥,竟然脸红了。"她的语气中带着几分调侃和赞许。
这番话如同一道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开。整个大殿瞬间陷入一片寂静,每个人都在消化这个突如其来的信息。
敏嫔听到太后很快就略过自己的儿子,显然有些失望。她的脸上虽然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但眼中的失落却难以掩饰。她轻轻咬了咬下唇,开始思考是否要私下找个机会向太后进言。她的手指不自觉地绞在一起,心中盘算着如何在不得罪太后的情况下为自己的儿子争取机会。
相比之下,成贵人则是喜出望外,没想到自己的儿子给太后留下了如此深刻的印象。她心中暗喜,如果真的能娶了这位和硕格格,那可真是天大的好事。她的眼睛不自觉地亮了起来,甚至开始在脑海中描绘未来的美好蓝图。成贵人努力控制着自己的表情,但嘴角还是忍不住微微上扬。
宜妃将这一切看在眼里,心中却有些复杂。她真心把小格格当女儿看待,希望她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而不是被束缚在皇室的规矩中。但她也明白,在这个位置上,个人意愿往往要屈从于家族和国家的利益。她轻轻叹了口气,目光温柔地想起小格格,心中充满了怜惜和不舍。
佟佳月似乎对这场关乎小格格婚事的讨论并不太感兴趣。她的思绪飘到刚刚下马车的时候,总感觉有个熟悉的眼神在看着自己。但当她回头看去,只看到了恭亲王和护卫们。这种被注视的感觉让她心中隐隐不安。她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发髻,试图甩开这种异样的感觉,但那种被窥视的不适却如影随形。
佟佳月悄悄环顾四周,希望能捕捉到那道熟悉的目光,却只看到一片平静。她轻轻咬了咬下唇,努力将注意力拉回眼前的讨论中。
就在这时,宣妃突然开口道:"姑姑,你怎么把八阿哥忘了?"她的声音虽然柔和,却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锋芒。
太后闻言,脸色微微一变,眉头不易察觉地皱了一下。她的目光在众人脸上扫过,最后落在宣妃身上。太后深吸一口气,语气坚决地说:“八阿哥不行。”随即转向佟佳月,问道:"是不是,槿贵妃?"她的语气看似随意,但眼神中却带着深意。
这突如其来的问题让佟佳月的思绪被拉回现实,她敏锐地察觉到太后话中的深意。虽然她了解其中的意思,但她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着的微妙氛围。佟佳月小心翼翼地观察着其他妃嫔的反应,试图从中捕捉更多信息。
她注意到温僖贵妃眼中闪过的一丝担忧,敏嫔紧绷的身体,以及成贵人微微上扬的嘴角。这些细微的反应都在向她传递着信息。
佟佳月深吸一口气,轻轻颔首道:"太后明鉴,八阿哥虽然品性优良,但未到成婚年龄。"她的声音柔和但坚定,既表达了对太后决策的支持,又巧妙地避开了可能引发的争议。
太后听罢,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仿佛在宣示自己的权威。"哀家有些累了,先回营帐中休息了,你们随意。"然后她转向佟佳月,声音温柔些许地说道,“槿贵妃,你陪哀家回去吧。”
佟佳月立即会意,恭敬地回答:"是,臣妾遵命。"她的声音平稳,但内心却在迅速思索太后这一举动的深意。
其他妃嫔和在场的人齐声道:"恭送太后。"他们的声音整齐划一,但每个人的眼神中都藏着不同的心思。
太后在佟佳月的搀扶下缓缓站起,留下一高台的疑问和猜测。待太后的身影消失在视线之外,原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