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呢,我是康大柱”,康大柱没想到白家泰还记得自己,激动地搓着手答应,“真没想到,叔您,还记得我呢,嘿嘿~”
“好小子,我哪能忘记你呢!”白家泰感慨不已,两年多了,没想到又再一次见到了这个小伙子。
“二哥,阿杨你们兄弟都过来”,白家泰赶紧把人都叫过来做介绍,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当年就是他把阿辉和阿银从雪沟里扒出来,往家里送信的。”
哦,原来是那个“救命恩人”啊,“多谢你,我们白家都感谢!”
康大柱闻听此言直摇头:“不敢当,不敢当的,谁见着了,都会那样做的!”
“哈哈,好孩子,今天你又救了小丹一回,也都是大家会做的事情,赶巧了让你碰见了?”白家泰也被这孩子淳朴的样子逗笑了。
“可不是,就,这边这么多人,刚巧是我在他旁边那面墙干活”,康大柱越说声音越小,也越来越觉得尴尬与奇妙,咋就那么巧,这次又是跟白家有关系?
“对了,你家里怎么样了?”既然已经相认,自然就想到了他家里人,他还记得康家在半山腰住,他娘没了,他爷爷瘫痪在床,还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跟兰兰差不多年纪,妹妹却比小宝还小一岁好像。
不对,康家除了这个即将成丁的大栓,他爹还好好的呢,于是赶忙问道:“哎,你来这里做工,你爹呢?”
“叔,难为您都记得家里边,我弟弟和我妹在家照顾我爷爷,我爹跟我一起出来做工了,”康大柱说着看了一眼白家顺。
白家顺一拍脑袋:“我想起来了,我让老康他们去山里挖黄泥土去了。”
“哦,那等晚上你们父子俩先别回去,都到我家里去哈。”白家泰当场决定,晚上就请他们父子一起吃个饭。
然后,最小的白杉被安排回去:先送陈丹回家安抚情绪;再去二伯家告知二伯娘白一画晚饭二伯会到自己家吃,她不用再烧二伯的饭了;最后再回自家,告知他娘和妹妹晚上康家父子要到家里,请准备些饭菜。
白家泰和白杨、白松则留在建设工地,撸起袖子,跟着建房子了。
傍晚时分,收工。
白家泰兄弟父子一起拉着康家父子回家吃饭,没想到刚一进村就被陈家人给拦住了。
“不行,这孩子救了我家小丹,是我家的恩人,这顿饭必须我家请,家里都准备好了的,你们都过来我家吧!”陈村长老爷子坚决要去他们家。
“陈爷爷,我们都说好了的,今晚去我家呢,我娘和我妹妹也都准备好饭菜了的。”白松这个白家目前情况下年纪最小的,只好硬着头皮上。
“不行,大栓救了我,我要请他去我家!”陈小丹见双方互不相让,所有人都堵在村口,一个机灵,他就使出了小时候在家里耍无赖的招式。
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大家只见一个身影擦肩而过,最终停在康大柱身侧,接着,他伸出四肢“嗖”一下就缠在了康大柱的身上,活像一只八爪鱼!
一瞬间的猝不及防懵逼之后,还是白松最先反应过来,“他要不那个,大家都去我家那个屠宰场吧,那里宽敞,咱们多支一张桌子,也够将咱两家的饭菜都端上?”
“对对,就这样吧。”康爹果断表示赞同,你们都没看见我儿子被陈家那小子拖坠地,脖子青筋都爆了吗?
要不是因为这是在你你们的地盘,你们势大,我特喵的,真想将这个把自己当成儿子挂件的小东西给揪下来,立刻,马上!
“呃~嗯”,康大柱紧紧握着双拳,艰难地开口,“就,这,样!”
天可怜见的,这干了半天的活,下了那么大力气,现在他的肠子都叫得可欢了,他想快点吃口汤饭,至于什么报恩之类的无所谓了,救人的时候,他本来也没想要报偿啊啊啊!
众人听康见父子如此说了,也就应了,最后还是陈老爷子呵斥了自己宝贝孙子:“小丹,还不赶紧下来!”
然后,三家人才开开心心一起去了屠宰场233333
自此之后,白家和陈家每天都要上演两场抢夺大战,只为了能请康家父子去自己家吃饭,以表达感激之情。
只是,不管是白家还是陈家,没有一家成功,因为,康家父子说什么都不愿意去,早上来上工就像之前上工一样,早上来的时候带些干粮,中午盛些白家提供的汤水就着就对付了,晚上下工就回去了。
康家不肯接受饭请,白家和陈家却一直坚持请,后来就干脆两家轮流只送中午饭,饭都送来了,也不能不吃。
面对和自己一样家里离得远的三两个人眼馋的样子,康大柱做主将送来的饭菜分一部分给他们,父子俩则吃完分剩下的饭菜就带来的饼子补上,很是得了一片赞誉。
半个月过去了,白家安家吃完晚饭倒是开始家庭会议了,与会的除了他们自己家里人,还有白家泰和夫妇,议题则是:考虑女婿人选时,加上康大柱行吗?
见康大柱这孩子虽然黑点,但是人品醇厚又吃苦耐劳有担当,便起了心思,问过了白家泰他家里到底啥样子,然后才找老大家说一句。
没想到,白家安夫妻其实也有那么一点意思,他们想的是:
老二家的房子建了两个多月了,直到半个月前才偶然发现康家父子。人家来做工就是凭自己,并没有仗着之前救过颜辉姑侄俩而来要报偿,这说明康家明事理。
而且,之所以能发现他们父子俩,还是因为人家救了陈慧娘家侄子。这两次救人的行为,充分显示出人家就是纯正的乐于助人的好人,是真的心善。
再加上这半个月饭请拉扯的事儿,还有分饭给同样外地人的举动,都让人新生亲近之意,是以陈慧也不得不承认:“人才,倒是比阿云婆家介绍的那户亲戚家幺儿好。”
关于大女儿白云的婆家介绍的亲戚家的幺儿,那家是在临县做生意的。可能因为是家里最小的,养得时候就有些骄惯,不像是个能顶门立户创家业的。
不过他们家资颇丰,就算将来分家必然也不会比长女差,只是,他家兄弟多,怕小雪将来婆媳妯娌关系不好处,所以,这个不是个最优选。
“就是不知道康家家里是个什么光景?”这话是白光的媳妇儿彭敏问的,她也有一个女儿,快两岁了,很是疼爱,不免带入岳母的心态挑剔,何况婆婆和小姑子待自己也很好,她不免也上心白雪的婚事。
“是呢,老二,你去过他家里,可知道具体情况?”白家安虽然不是那嫌贫爱富的,但是也不能拿女儿去扶贫不是。
“这咋说呢,之前他们把阿辉和阿银捡回家的时候,家里是真穷,不过当时我们走之前,把身上带的银钱羊皮袄什么的都给他们留下来,算吧算吧,也有三十两上下吧。”白家泰回忆道。
然后他又将最近了解到的情况也一一说了:
他们家拿白家泰留下的银钱,在山下一个村子里买了几亩地,又买了块宅基地建了几间房,全家今年开春就搬下了山。
这钱也花的差不多了,然后将仅剩的一点银钱凑做学费,先送他弟弟去村里老童生那里开蒙读书。
康大柱还说,要是弟弟有那读书的本事,就想办法供他读书,父子俩则到处打零工赚钱养家,然后有一天就来了这里建房子。
他还有个妹妹年纪半大不大的,就留在家里照顾瘫痪的爷爷,做些家务。
闻说他家竟然是这么个情况,白家安夫妇俩心里的热度又减了一点,屋子里静默良久,只听到白家安总结了一句:“是个心有成算的孩子。”
“哎,大哥大嫂,我看,要不再看看,大柱这孩子是好的,就是这家里,没个十年八年怕是起不来”,田小巧也是叹息不已,康大柱真是个好孩子,就是家里拖累,“我是真心疼咱们小雪,我……”
“她婶儿,我们知道的,不止你,我们也是稀罕大柱这孩子,就是,就是,哎,让我们再想想吧”,陈慧是绝对相信这个小妯娌的,相处快二十年了,她看得明白。
于是,康大柱这个候选人,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已经被白家人翻来覆去地给掂量了一番,只是,因为家境,还是只能待在候选人的位置,继续在考虑范围之内。
哎,要是他爹能立的起来,说不定白家安就点头了,这样的话家里就有两个人支撑,家里好起来的机会就大些。
只是,据陈丹的小道消息来看,康爹因之前在山里打猎遭遇了山猪攻击捡回一条命后,不仅吓破了胆子,身体也不能干重活了,哎。
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白家安和陈慧夫妇没忍住就又叹一回,他们也不知道这几年他们叹了多少次气,心里难受成什么样子,他们真的想不明白:
他们这么好一个女儿,相貌好品性好,跟着白玉兰又识了字学了算筹还有至少三十两的嫁妆,又正当妙龄,家里兄弟姐妹和父母都不拖后腿,咋就找不到合适的女婿了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