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成……宫中可不会养活知道秘密的人。”
高米儿颤抖着双手接过纸包,拆开油纸,一股中药独有的清苦味道弥漫在鼻尖。
人参,鹿角,黄芪,甘草,青蒿……还有辨别不出的药材满满一大包。
高米儿心里暗暗松了一口气,虽然她识得不多,也能认出几味温补的药材。
原来,只是让她帮忙偷偷熬药。
为防止下毒谋害贵人,宫中奴仆与低等级的妃嫔严禁私藏药材,私自熬药。
若是奴才们生病,也要按照规矩“宫嫔以下有疾,医者不得入,以证取药。”不可以请郎中看病,只能够凭借描述,托人川海,让郎中开药煎好了送入宫里。
治疗效果只能聊胜于无,风寒之类的小病还好,若是其余描述不清,诱因复杂的病症,就只能听天由命,咬着牙当差干活。
撑不住一命呜呼,就被木板车拉出去,草席一卷,乱葬岗一丢算了。
上有命令,下也有对策。
负责监管的宫人也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谁敢保证自己永远不会得病呢?
心念电转之间,高米儿立刻皱起眉毛,装作急切的样子,关心道。
“嬷嬷这是得了什么病了,怎么不早些跟我说,我好把给娘娘熬得养生汤,偷偷给您留上一碗……怎么要等到吃药的地步,奴婢可是连熬药的药锅都不会拿的,这下可如何是好。”
张嬷嬷将手笼到袖子里,脸上浮现出一抹淡淡的笑意:“好孩子,嬷嬷知道你的孝心。不过这药,并不是我喝的,而是我的一位老姐姐。你既然能够做得一手好菜,这熬药想来总是有些互通之处的。我既然想要托付给你,就是相信你能做好。”
话已至此,高米儿也不好继续打太极,耍滑头。
宫中人人都要找靠山,互利互惠才是活下去的根本,她在御膳房讨生活,还要继续靠着张嬷嬷给她大开方便之门。
更何况这事并不难办,若是能搭上宫中私售药材的门路,对她也是大大的好处。
万一日后生病,也多了一层保险。
思来想去,利大于弊。
“奴婢一定竭尽全力,只是这药材贵重不敢浪费,可有详细的制作过程,奴婢心中有个章程,才好做呀。”
高米儿诚恳地说,她既然答应了这件事,当然是要想办法做好的。
张嬷嬷微微颔首:“这药甚是复杂,忌讳也多,听我一个外行人描述总归不妥。明日你随我去一趟掖庭,让郎中好好教你如何制药。”
掖庭。
高米儿的眼睛陡然一亮。
掖庭是整个皇宫里最独特的地方,在这里不只有犯了错的宫人,更有许多都是罪臣家眷,被罚为庶人的皇亲国戚,和伺候他们的奴仆。
这些人被关在六坊三司中,为整个皇宫提供日用所需。
这里人员复杂,多有能人异士。
可是藏龙卧虎之地,路过一个不起眼的宫人,都可能曾经是了不得的大人物。
更有在整个皇城都鼎鼎有名的黑市,据说在掖庭制药你能出得起钱,没有什么东西是买不来的。
如果在那里能寻到厨艺宝典,或者得到厨艺高手点拨一二。都对她即将到来的厨艺比试有极大的助力!
“嬷嬷,掖庭中可有名厨能为奴婢引荐一二,若是没有,能找到菜谱也是好的。”
“此事不难,只要你将我的事办好,我自然会投桃报李,让你心愿达成。”
张嬷嬷笑着轻轻抚摸高米儿的头,柔声说道:“我知道你想往上爬,嬷嬷也希望你往上爬,崔家那小子当了主厨,不只是你,嬷嬷我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你放心,只要嬷嬷能做到,你想要什么,嬷嬷都会帮你得到。”
……
夜色深沉,四处都静悄悄的。
高米儿绕着路,脚步轻快得往启辰殿走进去。
躲过了两班巡视的侍卫,又走了一阵子小道,那个能够让她偷偷潜入的狗洞就在眼前了。
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提起裙摆,俯下身子,刚刚从狗洞里冒出个头。
猛得就被一团火光照亮。
受了惊,抬起头来,正看到丑奴那张笑脸。
“吓死我了。”高米儿拍了拍扑通扑通乱跳的心脏,“你大晚上的不睡觉,在这里点灯干嘛。”
“姐姐已经好几天没有来看我了,我想今天总该来了。”丑奴笑盈盈得接过高米儿手中的东西,又殷勤为她拍下膝盖上的灰尘。
高米儿这些日子,为了准备厨艺比试,又要偷偷为张嬷嬷熬药,她每日废寝忘食,确是三日不来看丑奴了。
“我要是不来,你就每晚都点着灯笼一直在这里等着,那像什么?不成了望夫石了!”
“……”
“不会真的每晚都在这里等着吧!”
灯笼的光亮照红了少年的耳根,高米儿不可置信的看着丑奴。
“反正我也睡不着,就来这里等等,也是个念想……”
丑奴抬起头来,澄澈的眼神宛若一只小狗。
高米儿心头顿时涌上了一股愧疚,自己应该多抽出些时间,来陪一陪丑奴的。
似乎丑奴特别缺少陪伴与亲情,于是每次高米儿来的时候,都会竭尽所能的将好东西都拿出来,带着惹人怜惜的讨好意味。
像是一只嗷嗷待哺的幼崽,渴望着高米儿能够来给他关爱。
“我明天也会来看你的,晚上还是要好好睡觉,这样才能够长高。”
“真的么!太好了姐姐!”
丑奴兴奋的拽着高米儿往屋子里走。
丑奴每日居住的地方是启辰殿的偏殿,这里年久失修,破败的很。
房间空旷,即使烧了炭火也无济于事,依旧寒冷。
高米儿曾经好奇,为什么丑奴不住在宫人集体居住的角房,而是独自一人住在这里。
丑奴说是为了让宫殿内有人气,能够更好的保护宫殿,才会安排宫人入住的。
“没有人气儿的房子,即使用了再好的料子,空了三年之后,也会倒塌的。”丑奴如此补充道。
高米儿对此似懂非懂,但是她觉得,如今的启辰殿要比原来有“人气儿”多了。
启辰殿已不是第一次来时,死气沉沉的模样。
桌子上放了一盏明亮的油灯,散落着几张粗劣的纸,上面歪歪扭扭的字迹是高米儿的,清晰工整的字迹是丑奴的。另外还有草编的篮子,里面装着的是高米儿送来的糕点干粮。
灯油,点心,纸笔,针线,旧衣服……
高米儿送来的这些小东西,不知不觉得改变了这里。
“姐姐你先坐着,我去给你泡茶。还有上次你带来的桂花糕,我这里还有好多。”
一进屋子,丑奴就忙得团团转,恨不得有三头六臂,将所有的好东西都摆到高米儿的面前。
“先别忙这个,丑奴,你看我给你带来了什么?”
高米儿一脸神秘,将丑奴拉住,掏出一个薄薄的小册子来。
丑奴接过还带着体温的册子,低声念出了封面上的文字。
“三字经。姐姐,你这是从哪来的。”
高米儿咧嘴笑了,得意洋洋的说:“这可是我和掖庭中的宦官换的,这可是圣贤书,是那些书生们看的呢!”
“圣贤书,应该很贵吧,用多少东西换得。”
丑奴翻了翻手中的三字经,抬头问道。
“管他多少东西,只要对我们丑奴有用,我一定拿下!”高米儿神采飞扬,拍了拍丑奴的脑袋:“你好好读这本书,日后定然会有用的。我们丑奴这么聪明,又会写字,日后定然是会有大出息的。”
唯恐丑奴心里过意不去,高米儿又连忙补充道。
“那些能够识文断字,还能通读经书的太监能够去枢密院伺候当值,到时候月钱多,活儿也轻巧呢!等那个时候,我们丑奴有出息了,我还能沾你的光呢!”
“姐姐——”
丑奴轻轻的叫了一声,张开双臂,猛得将高米儿拥入怀中。
高米儿回抱过去,用手轻拍丑奴的肩膀。
“当然姐姐也会努力提升厨艺,一步一步,在御膳房闯出一片天!”
“嗯。姐姐一定可以的。”
丑奴将头从高米儿的肩膀抬起,目光澄澈,满满是对高米儿的信赖。
高米儿拉着丑奴坐下。
两人已经是好几天没有见到,都有一肚子的话要说。
丑奴想说这几日启辰殿内的花草飞鸟,高米儿想说宫中的那些琐碎见闻。
无论高米儿说些什么,丑奴都兴致勃勃得回应。
平平无奇的一件事,都变得妙趣横生起来,连带着这几日的疲乏都在欢声笑语中消失不见。
“罪臣家眷奴仆全都被贬入掖庭,那岂不是全家都要进去,他们一起做事么?”丑奴好奇的问道。
高米儿脸上微微僵硬,想起那日在掖庭的见闻,心中有些兔死狐悲之感。
“成年男丁发配边疆,未成年者受宫刑,女子则入掖庭为奴。除去年纪小的孩子能跟着母亲,其余的都四散在掖庭各处,相见容易,做事已不在一处了。”
丑奴提起这话头,高米儿不由得回想起去掖庭那日的见闻。
张嬷嬷心急煎药,第二天就带着高米儿去了掖庭。
二人离开御膳房旁边宫人居住的屋舍,从西角门出来,低着头顺着长街一直走,直走到腿酸又往东拐,约莫走了有一个时辰。
直走到宫门前,高米儿偷偷抬头瞄了一眼后又低了下去。
只见得朱门上两个硕大的狮衔铜环,金灿灿的晃人眼睛。左右两边各一带刀披甲的侍卫,表情严肃。
张嬷嬷递上代表身份的令牌,又毕恭毕敬的报上姓名:“奴婢御膳房孙氏,与厨娘高米儿。前来挑选今年腌菜所用的陶土缸。”
跨过门槛,眼前的景象让她有些震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