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与沉林,是什么关系?”
霍照目光冷峻,直视他。
沈溯倒也不惧,眼底柔情万千,笑得也愈加温和。
他眉眼弯弯,不慌不忙地回答:“霍将军莫不是误会了什么,哪有什么关系,百里大人素来好心罢了。”
“好心?好心到指名道姓求我救你?沈溯,你最好说清楚你是个什么东西。”
霍照常年领兵驻守边疆,平日与人交流,向来都是直来直去,他厌恶某些文臣委婉的口吻,更别说沈溯这般假惺惺的模样。
“欸,将军大人不信么,”沈溯主动凑近他,“小生只是三年前与百里大人有过一面之缘,能有什么特别的关系?”
三年前。百里家卖官鬻爵,深陷风波;百里樾受人诬陷,命悬一线。
他倒是从未听过那时百里樾身边还有这么个人物。
不知面前油嘴滑舌之人,说的话是真是假。
霍照闻言一惊,却未在面上显露出来,只是直盯着他:“......那这三年,你们没见过?”
沈溯突然大笑起来:“将军啊.......我若是能时时见着百里将军,哪里还用得着到这儿科考呢?”
“住嘴。沉林与他的父母不同。”
“是,是。将军,我与百里大人缘分太浅,自然不懂他。世人都说,这浅的情分啊,如朝露之易晞,如春花之易谢,”沈溯凑得更近,身子几乎贴在柱上,垂着眼帘,淡淡道,“可我看,这情分呀,不仅要看深浅,还要看人呐。”
“将军连我是个什么东西都不知道,就能为了百里大人来狱中释我,是将军义薄云天,更是二位将军情谊深厚,。”
“而百里大人......他大约也不清楚我是个什么东西,却肯为我求您。”沈溯抬眸一笑,“靠的全是他的宅心仁厚。”
“眼下我与将军也是一面之缘,若是将军以后有难处,我任您差遣。”
沈溯朝着霍照俏皮地眨了眨眼。
还敢拿自己和沉林比,真是好大的脸。
霍照冷笑一声,不再看他,掏出钥匙解了锁,直接把他拽了出来。
霍照不愿多言,只希望赶紧带他离开了结此事,谁知身后那人却使了内力将他拽回原地。
霍照无语,回头一看,对上一双湿漉漉亮晶晶的桃花眼。
“将军,那你以后都不管我了嘛?”
“是沉林救的你,你如今反倒来讨好我?”他最恨这般谄媚的人,没忍住斥责。
“是呀是呀,我不哄着将军,将军还怎么帮忙救我的朋友呢?”
“嗯?”
这人说话到底什么毛病。
霍照无奈,顺着他的目光,看见了隔壁牢房的宋润。
少年衣衫破旧,血迹脏乱,双手被铁链捆住,已摩擦出伤口,唯有一双干净的眼睛,如明镜初开,如冰壶映光。
狭小的牢房内,光线昏暗,角落一滩乌黑的水洼倒映着他模糊的面容。
霍照望着少年脆弱的模样,心生怜悯。
这少年瞧着也就十七八岁,能入进士科,必是佼佼者。
他虽不清楚此事内幕,也为此中可怜人不甘。
不过他的这么点不甘,也只是不甘罢了。
“将军您看,可怜吧,那您救救他好不好。”沈溯无精打采地乞求。
霍照思忖片刻,百里樾只拜托他把沈溯带出来,别的事,他还是不参和了。
“求求您啦求求您啦,就当是救了路边的阿猫阿狗嘛。”
“我是他异父异母的义兄,没法不管他的。”
沈溯故作娇软的声线激得霍照一身鸡皮疙瘩,他忍无可忍,沉默地把沈溯提了起来,转身就要走。
“将军,您可知晓,此次被指出贿赂考官的考生,近乎一半是寒门子弟。这些人,能一路考上来已是不易,他们未必非要个进士,又何苦凑大笔金银在最后关头行劣事。”
少年压着声轻咳几声,抹了抹唇边的血。
终于说出来了啊,宋大圣人。
沈溯在霍照身后坏笑。
霍照停步片刻,终是不忍,背身言:“合谋,未尝不可。孤注一掷,亦有可能。人心善恶,非寒门二字可量。”
身后少年的语气渐渐急切起来:“倘如此,为何审讯时无人指认起事者,各地考生,素不相识,短短半月,如何谋?”
“寒门生者,父母劬劳,节衣缩食;甚者,借债于人、鬻田卖屋;妻子无依,生计所迫,或愚顽,或憔悴。”
“青灯黄卷,难写一纸功名;金银散尽,时怯万劫不复。”
“孤注二字,岂可量众人?”
霍照拧眉,哀叹一声:“不辜者甚多,霍某不过一介武夫,无能为力,抱歉。”
言罢迈步,仍是要离开。
沈溯却拉住他的腰带,内力牵引,又把他拽回原地。
霍照的右手情不自禁搭上了身侧的大刀,极力忍住把这个混头揍个百八十遍再扔到乱葬岗鞭尸的冲动。
“将军,这“行贿”的考生里头,可还有一半是世家子弟呢,小生愚笨,委实不懂,他们天性灵慧,不是出生就有天授的官位嘛?怎到了要和我这样的蠢人争抢的地步?”
“好生奇怪啊,将军,请赐教。”
霍照眉头又是一紧,这小子到底想说什么?两句一个语气词,什么“呢”、“啊”、“嘛”的,听得他浑身恶心,恨不得把他打晕搬到将军府里严刑拷问。
沈溯见他一副不自在的样子,显然是没认真想他话里的意思,虚虚靠着一块还算干净的墙面,懒懒开口:
“寒门子弟,若真肯孤注一掷,那也是身后无牵挂,图个痛快罢了。可权贵之间,彼此熟稔,怎会不怕薛家奏闻于上,将他们一家连根拔起?
“哦,同流合污固然爽快,可薛家真有那本事,能勾结到如此多的主吗?薛明义要有这样的本事,倒不如联合众人起个兵,把朝廷一锅端了,呵呵。”
“放肆!”霍照怒视着他,如此大逆不道的话,这人怎么说得出口!
“抱歉啊将军,忘了你是个忠臣了。”
少年冷冷一瞥,语气冷淡,简直像是在......看热闹,仿佛此事与他全然无关。
若是旁人说这样的话,他是必然要将人活剥剜尸的,偏偏是百里樾的人......
他早晚回去和百里樾告状。
霍照眉头紧皱,也终于冷静下来。
此事反常,他自然知,二十人舞弊,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可诏令已下,证据确凿,依当今圣上的性子,又如何受得了旁人反驳?若不是百里樾相求,他绝不会趟这混水。
如今沈宋二人一唱一和,宁愿在狱里多呆一会儿也要对他旁敲侧击,是在提醒他此事暗藏的线索。
是想求助于他?可为什么是他?
依他俩的意思,是背后有人故意设计此事。
可目的是什么?
那些寒门子弟自然是幌子,充数罢了,毕竟如二人所说,他们什么都没有,祸害他们也没用。也正因此,陷害他们格外方便,因为他们背后没有靠山。
而参与贿赂的人越多,下场自然越凄惨。
所以是为了报复那些权贵?
假设当真有人设局,那证据自然是伪造的,这就说明,起事者掌握了他们不少信息,尤其是薛家。
不对。怎么可能?
当今朝廷,之所以太平,正是各方势力相争,权衡制约之果,倘若当真有人能掌控如此多的信息,未免太可怖。
此案的关键证据,是二十个考生与薛明义的书信往来和从薛家搜出的多出来的银钱和各家独有的宝物。
如真如此,起事者不仅要知晓各家儿孙的字迹和说话习惯,还要拥有这些稀品——贾家的穿骨箭、傅家的玉骨扇......不少都是朱雀阁的制品,太难以假乱真。
朱雀阁的造物,非一人之功,一物至少也要几个月才能制造完毕。若说整个朱雀阁与这些权贵为敌,全然无解,他们便是朱雀阁的买主。遑论此事一出,也有不少世家暂停了与朱雀阁的合作。
不仅如此,还要将这些东西都栽赃给薛家,必须神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些放在薛明义的书房和密室里,要说派人潜入薛家,那还有点可能,可密室那般私密的地方,旁人怎会知晓?守卫们也是搜了三天三夜才发现。
除此之外,还要算准了这几日圣上会对薛家起疑从而搜查薛家。
可圣上之所以起疑,原因未曾得知。
何况......为什么?为什么非得通过巡查?为什么不直接禀告圣上?是想置身事外?
沈溯看着面前眉头拧成麻花的大将军,含笑给宋润递了个无奈的眼神。
宋润暗暗瞪了他一眼,握紧铁链,冷静开口。
“将军毋要自咎,以独智敌群策,以薄丝解盘错,诚难矣,然——”
他看着霍照黑沉的眼眸,那本该是一个将军的目光,可他看见的只是一个提着刀的匹夫。
恍觉二人之间隔着无数朦胧。
但他仍旧说了下去。
“如将军所言,孤注一掷,亦有可能。”
“你,想与我共谋?”
“宋某一无所有,唯有孤胆可付。愿将军细量。”
霍照并非看不出,沈溯有意撮合二人。
可他并不抗拒。
世道并不太平,他也应做好准备。
霍家自然有准备,可不该只有一个准备。
他这才开始认真审视这个少年。
年少有才、走投无路、心怀慈悲。
这几个词放在一个人身上,太美好,也太悲哀。
似乎是为了确认自己的想象,他直愣愣地盯着宋润。
他方才大约是看错了。
那双眼眸里承载的,不是明透的镜,不是冰壶的盏。
是弱水三千。
许久,他听见自己颤抖的声音:“好。”
另一边。
听召晟解释了一番,星乌才明白过来发生了什么。
她旁若无人地说:“他们会死吗。”
“这我不太清楚。”召晟看她神色不变,一副无所谓的模样,心想大概不是什么重要的朋友。
星乌垂眸,似是沉思,细细抚摸手中剑:“师父以为,作为朋友,我应当如何?”
召晟苦笑一声:“这是要我回答‘两肋插刀’还是‘明哲保身’?”
星乌忽地拔剑,意念一动,剑气横扫杏林,震落一阵杏雨。
她平静地看着周围一片狼藉的杏林,眼里倒映出的万千纯白,像是春日还未消融的冷雪。
“是我问错了。”她的指尖缓缓划过剑刃,淡淡开口,“有人设计陷害这些书生,我不论怎么做,都是错的。”
“虽知其非,犹行不止。如今我倒是明白了。”
“什么?”
有人设计陷害?召晟虽于此事有疑,却是不敢想,也不敢说这话的。
星乌轻笑一声,吹走落在唇边的残叶。
看着她毫无温度的眼眸,召晟呼吸一滞。
像山间冷泉,像天上寒星。
更像一把霜刃冷冽的剑。
下一秒,少女偏头对上他的视线,莞尔一笑。
长剑入鞘,白衣如杏,眉目间是说不尽的风轻云淡。
“我先回去了。”
“什么?”
星乌收好剑,确认箫还在,便要离去,这些是她现在仅有的行李了。
“嗯,都带了。”
“什么意思?你要去哪儿?”
这不是刚拜师吗?完全搞不懂她在说些什么啊!等等,所以她的目的果然是为了抢他的剑吧!
召晟气得跺脚。
星乌忽然停下脚步,像是想起了什么:“欸,忘带师父了。”
没等召晟反应过来,他感到自己的手臂被人一扯,整个人飞了起来。
“你这家伙!用轻功之前跟我说一声啊!我又不是不会!”跟着星乌在山林间乱窜了半天的召晟如是说,“下次去哪儿之前也跟我说一声啊!”
“记住了。”
“所以你到底要去哪儿???”召晟满头问号和汗水。
“我要回我的江湖了。”
满山的风呼啸而过,模糊了少女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