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撩小说网

繁体版 简体版
错撩小说网 > 最后的歌谣 > 第27章 进城

第27章 进城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时近春节,省城火车站人满为患。

在外辛劳奔波一年,到头只有阖家团圆的心愿。出站口外的人群三三两两聚在一起,商人举着牌子吆喝着兜售。每当出站通道打开,风尘仆仆的人满是疲惫,大包行礼小提礼物地鱼贯而出,在通道外左右观望,找到自家亲人时满眼放出的光辉,为节日平添许多热闹。

红梅也挤在出站口,看着一波又一波出站者离开,眼睛死死盯着列车时刻表。

从首都回来的车就在下一趟,半小时后。

她搓搓手,与那些拥抱着家人欢天喜地的人擦肩而过时,不由得生出几分羡慕。

他们的家,是她的终点。

她闭上双眼,擦掉那些抱怨的苗头,开始默背刑法打发时间。

□□罪,4条。

危害公共安全罪,6条。

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罪,4条。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4条……

强.奸罪,是第139条。

强.奸罪的定义。

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受害者不满十四岁,从重处罚。

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二人以上犯强.奸罪而共同轮.奸的,从重处罚。

为什么加害者急于和解,除了经济赔偿,还愿意以婚姻的名义,去维护被害人的名声。

因为去年产生过多名男子轮.奸妇女案件,主犯被判处死刑。

和死相比,割掉生殖器的处罚,太轻了。

“从北京来的列车到站了!”

又一声哨音响起,出站铁门通道被打开,红梅急切地盼着,不多时一个穿着警察制服的身影走出,她张口就喊:“邬勇!”

邬勇迅速望过来,高兴地喊:“红梅姐!”

红梅猛点头。

他不是一个人。

背后是书包,肩头扛着一卷铺盖,跟身旁老妇人相携而出,红梅陪在旁边一起走。帮助老妇人找到家人,邬勇帮忙把铺盖绑在三轮车上,二人一同跟老人家道了别,才打量起彼此。

虽然每周都有电话,但有些变化是沟通不出来的。

红梅比划起邬勇的身高。

去年她还在他肩膀,现在只能到胸口。

“长高不少!”

邬勇笑呵呵地答:“学校训练量大,伙食好,我还练出一身腱子肉。”

语毕撸起袖子,拳头攥紧时,满胳膊肌肉标准得像解剖图。

红梅哭笑不得,忙把袖子拉回去:“行了,大冬天的,别冻着。”

长高了,长壮了,与邬眉如出一辙的眉眼也更硬朗。

伤感转瞬即逝,红梅笑着问候:“不管怎么说,欢迎回家。”

邬勇也笑起来:“新年快乐,红梅姐,包里有我从北京带回来的特产,你尝尝。”

“尝什么呀,走了这么远,先回家休息休息吧。”

“我想先去看我姐,我家,只是水泥胚子。”

红梅陡然沉默,旋即拍拍他肩膀。

“好。”

春节临近,殡葬一条街大多都打烊,墓园更是不见人。

二人轻车熟路找到邬眉的住处,红梅把东西都准备好,就走到谢芳坟前,留邬勇一个人在那里跟姐姐叙旧。

火焰灼灼,烧着思念和寄托,也让衣冠楚楚的少年满眼通红。

红梅蹲在地上,抚着眼前墓碑上的照片,好友的笑容永远停留在黑白色里。

她喃喃自语。

“过完今年,你得喊我姐了,知道吗。”

没人回应她的怔忪,只有寒风摇摆着火苗,誓要风吹雨打把它消灭于无形似的,多少次擦拭字迹上的灰尘,动作都显得徒劳无功。

“你知道吗,没有人跟我聊天的时候,我读了很多人物传记……原来伟大的人,也不是随便就能成功的。

“知识只是武装,他们还需要一次次站在自己的立场,永远不动摇。

“我以为离他们很近的人会是你。

“但这本书,怎么变成了残章。”

无人回应,低语宛若又一阵清风,将叹息吹散。

跟亲友道别,他们踏上回家的路。

邬眉留给邬勇的房子,两室一厅,是省城试点的商品房。家具是邬眉早就买好的,一应俱全,只是因为没有人住,都蒙着一层灰。

俩人动手打扫干净已是深夜,红梅把春联贴在门口,邬勇在餐馆买饭回家,一起吃过,就准备各自上床休息了。

临睡前,邬勇交给红梅一把钥匙:“我常年不在家,姐有需要的时候,就拿去用吧。”

红梅思考片刻,倒也收下:“等你下次回来,我会提前收拾好的。这么远回来一口热饭没吃上,这个姐,我没当好。”

“我一个大男人有手有脚,怎么能让你打扫。”

“邬眉又不是让我白照顾你,她给过我钱的。”

“我姐是想让你好好学习,不要再为没钱发愁。”

学习。

红梅深吸口气,扬起嘴角:“只有这个,我绝对不会输。”

***

绿皮火车,长途大巴车,辗转到驴车,再步行回到村里。

从白天走到晚上。

一年至少倒四趟,红梅已经很熟练了。

但她不忘安抚身后远道而来做客的人:“很累吧,快到了。”

邬勇摇头:“不累。姐你忘了,我也是农村人,只是我姐把我带进了城。”

沿着田间小道,一路走回村落外,一年到头就热闹一回,家家户户早早挂上灯笼。

红梅见到村里小男孩放炮,要跟孩子问候新年好,没等开口,小孩将手里鞭炮拽出一根,点燃后向她甩来。

邬勇一把将她扯到自己身后,鞭炮在他们脚边炸裂,邬勇斥责道:“干什么呢,不长眼啊!”

小男孩对他做个鬼脸:“送瘟神喽!”

嘻嘻哈哈再跑得不见。

“红梅姐你怎么样,没事吧?”

红梅摇摇头安抚他:“我没事。”

望着小男孩远走的背影,隐约察觉情况不对。

去年过年回家的时候,还不是这样。

邬勇还在一边嘀咕:“我看是欠家长揍。他是哪家孩子,咱们把行礼放下一会儿过去找他家长去。”

红梅摇头:“没事,小孩子懂什么。”

再往村子深处走,父母在路口早早盼着,见到红梅喜上眉梢。

红梅妈将她揉揉脸蛋,又抱在怀里:“我们闺女在城里肯定好好学习了,瞧瞧都瘦了。过年可得好好吃几顿肉补补,咱家的走地鸡可是村里最好的。”

红梅亲热地喊声诶,然后把邬勇介绍给父母。

“这是我跟你们说过的,邬眉的弟弟,现在在北京上大学呢。”

许多年没同长辈亲近,邬勇挠挠头,语气不比方才底气十足:“叔叔阿姨好。”

红梅爹乐呵呵摸着他的肩膀:“好,都好。我们家红梅也受你和你姐照顾了,以后要是不知道去哪过年,跟着回来就是了。多摆双筷子的事情。”

邬勇沉默片刻,望一眼红梅,回答时眼含泪光:“诶。”

一家四口相携回到屋里,红梅爸妈很快接纳起新家庭成员,对他的生活问东问西。

红梅望着窗外村长家的屋檐。

自打她怒闯男宿舍后,刘勇在学校都绕着她走。在学校有那么多东西要学,少刘勇骚扰她乐得清闲。

只是刘勇向来大嘴巴,省城发生的事恐怕已经传进村里了。

村里人会怎么看待她呢?

同是刘家村,周围邻居不是远亲就是近邻。

小男孩的行为就是苗头。

小孩原本对社会没有偏见,直到喜恶被亲近的人人为灌输,才会成为沆瀣一气的模样。

她不跟小孩计较,因为小孩行为是身后大人的默许,根源不在小孩身上。

她在学校受排挤没关系,只要维持成绩,保奖学金过日子就行。

但一码归一码,在村里生活的父母不能也这样。

思及此,她跳下烧得暖和的炕,把从城里带回的礼物分一部分出来,穿鞋就要出门。

红梅妈问:“去哪儿啊红梅?准备吃晚饭了。”

红梅头也不回:“我有事找村长,很快就回来。”

***

村长家,占地面积全村最大。

村长刘全是刘家村整个大家族管事的,最接近地头的管理者,也是掌握资源分配的人。

仔细数来,红梅对他从不陌生。

蒙学,小学,县城的初中高中。

她在村里学习成绩最好,村长就会很热心告诉她下一步去哪里读书最合适,连带着自家儿子一起送过去,期末嘱咐俩人一起回村,俨然一副大家长的模样。

所以她提着礼物到村长家拜访时,原本在客厅看电视的刘勇见到她,立刻缩回房间里。刘全很高兴地收下礼物,媳妇也给她倒起热茶。

村长关切道:“红梅呀,听说你今年又拿奖学金了,省医学院的校领导很重视你啊,留在附属医院应该板上钉钉了吧?”

村长媳妇打起哈哈:“那可不,我打听过了,护士工作可稳定了,比医生轻松得多,红梅成绩这么好,包留院的,不然还能去哪呀。”

以前听村长关心,只觉得是大家长关怀。

现在却觉得他们关心的地方太多了。

红梅眼神在二人中逡巡一圈,也露出笑容。

“那些是我从学校买回来的年货,这些年受村长关照多,我爸妈不经常用您家电话嘛,给您专程拜个早年。”

村长同媳妇欣慰道:“瞧瞧,红梅长大了,懂事了。”

媳妇也在旁频频点头。

红梅话音一转:“去年秋天省城发生了很多事,表哥有跟你们提过吗?”

村长略一思索肯定道:“就那件拿刀伤人的事情吧,都不用他带回来消息,广播都说过的。害人的都自杀了,就没事了呗。城里人看着光鲜亮丽,背后门门道道多了。咱农村人,庄稼汉,就老老实实过咱们的日子,别跟他们扯上关系。平时在学校,有什么着急事情,叫刘勇给你帮忙去。”

村长媳妇猛点头:“咱们才是一家人。”

听起来没什么问题,但总觉得哪里不对。

红梅转头提起进村见闻,又被村长噎回去:“小男孩嘛,本来就皮,哪家的跟我说,回头我替你教育去。”

“我爸妈……”

“我会照顾,没问题,你放心在学校念书就行。”

答应得异常干脆利落。

到底是背后有鬼,还是她被时间磋磨得太久,疑心成病。

红梅再三凝视村长表情,将疑问暂存,同村长道了别。

回到家里,亲爹在院子里杀鸡,亲妈在打水洗菜,邬勇在生火。

被熟悉的一切所包围,心里一口气才真正松掉。

之后的春节假期乏善可陈。

不需要学习的日子里,吃饭,睡觉,听着爹妈带邬勇到处溜达。

热闹仿佛是一张张画片,从她身边经过,却带不来任何感情波动。

无论笑还是流泪,情绪达到临界点时,又被理智狠狠地按下暂停。

像在质问:“你配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

她永远被隔在看不见的屏障里。

状态无法逃离最亲近的人关心。

亲爹问:“还好吗?”

她摇摇头说没事。

亲妈问:“怎么了?”

她依然说着没事。

邬勇陪在她身边,她抬起眼皮,拍拍他的肩头。

没过几秒钟,她的肩头也被拍了拍。

对视间,俱是沉默。

低沉状态持续到返校前,红梅妈悄悄嘱咐她。

“红梅,学了这么多年,你已经很棒了。村长是希望你留在省城,给他儿子行方便。实在压力大咱就不学了,回家来,家里不差你这一口吃的,明白吗。”

听到安慰,红梅嘴角翘了翘,挤出的笑容比哭都难看。

努力几遭,她最终还是说:“我成绩会一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