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多雨,又是一场小雨过后,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清新的青草气,庭院倚墙而生的花草也沾满了晨露。
岑琛难得今日得闲,正想去岑家老宅去看看慕之。不成想刚出门口便见萧方铎快步赶来穿过庭院,正迎面对上将要出门的岑琛。
“呦,什么风把翊王殿下吹来了?”岑琛在廊檐下笑道。
萧方铎负手在廊下站定,沉声道:“郑太妃薨了。”
岑琛笑容尽敛,正色道:“什么时候的事?”
“昨日夜里。”
萧方铎道:“我正要入宫吊谒,特来问你是否同去。”
岑琛闻言眉头一皱,郑太妃乃是先帝嫔妃,先帝在位时便身子不大好,常年缠绵病榻,如今薨逝倒也不意外,他们二人皆是宗亲,进宫吊谒也是应当的,但这点小事派个人来不就好了,萧方铎怎么还亲自赶来?
见萧方铎神情肃整,眉宇阴郁,岑琛不禁心下一沉,说道:“进屋说罢。”
萧方铎也没辞让,闻言立刻上阶进了屋,岑琛跟在他身后将房门关上,道:“是出事了?”
萧方铎抿了抿唇:“许王坐不住了。”
“昨日早朝崔俭上疏,请陛下恢复两司一卫。”
“什么?两司一卫?”
岑琛愕然道:“陛下同意了?”
萧方铎点了点头。
岑琛怔了许久,才道:“那太后呢?太后知晓吗?”
萧方铎道:“太后知晓后自然是大发雷霆,但……陛下心意已决,听说今早就下诏敕令户部拨款,从各军抽调精锐去校场训练,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岑琛摇头道:“完了全完了,怎么会这么突然,陛下此举,这不是如同与太后和魏党撕破了脸吗?他怎么想的?”
也不怪岑琛如此反应,主要皇帝刚刚在太后及魏党的扶持下继位转头便筹备新军,俨然是不甘心事事听从太后,想要筹备自己力量。
况且那两司一卫是什么?那可是先帝在位时最为酷烈狠辣的爪牙。
其中的两司指的是殿前司和听境司,殿前司自前朝便有乃是皇宫宿卫,皇帝亲军,非心腹不能任此职,这倒没什么好说的。
听境司则是周旋于皇城之外,形成了一张覆盖天下的情报网,监察百官世人,有任何风吹草动都逃不过听境司耳目。
一卫则是玄武卫,若说殿前司是拱卫皇城的铠甲,那玄武卫便是鞭笞天下的利剑,办得都是大案要案,而且完全是按照皇帝旨意办事,不受任何监察指摘。
这两司一卫皆是皇帝心腹,三者相互制约,直接受命于皇帝。
岑琛叹道:“当年先帝初登大宝政局不稳,朝野内外不乏反对之声,先帝只得创建两司一卫使用雷霆手段清除异党,行事狠辣为天下人诟病,仅前朝宗室藩王谋反一案便牵连了两万人,安稳政局之后,人人自危,先帝为了安抚人心,便裁撤了听境司和玄武卫,只保留了殿前司。”
“可如今,政局如此动荡,令有崔党和许王虎视眈眈,陛下刚靠着太后和魏党登上皇位,本身就立足未稳,不先依靠太后一党解决许王和崔党,反而恢复两司一卫,这叫太后怎么想?他是疯了吗?”
萧方铎冷声道:“陛下年纪尚轻又非太后亲生,太后对陛下又限制颇多,那殿前左右班直都是魏家人,案头的奏疏也是,都是太后想让他看到什么,陛下才能看到什么,长此以往陛下自然会生出不满,再有前几日朝义侯之事。”
岑琛一怔:“朝义侯?朝义侯是谁?”
萧方铎纳闷道:“你不知道吗?”
岑琛心道这几日慕之情绪不大好他净往老宅那边跑了,哪里还有闲心关注外面的消息。
萧方铎解释道:“就是陛下的亲舅舅,陛下刚登基便下令追封其生母梁才人为贵妃,又封其舅梁通为朝义侯,可敕令虽下但礼部却拖着迟迟未进行册封典礼,赏赐也一并扣下了,朝义侯一家孤苦无依,只能借宿万安寺,靠着寺院斋饭度日,这一住就是一个多月,陛下一直未曾与朝义侯见过面,问过几次,可左右都在推脱,只说朝义侯还未到京。”
“最后还是前些日子许王进宫时面陈了此事,当时陛下可是发了好大的火,不仅撤换了左右班直,连同礼部几个官员一同责罚了。”
岑琛听罢眉头大皱:“有这等事?”
萧方铎嗯了一声:“陛下这些年,因为生母的事一直耿耿于怀,一登基便封了亲舅舅为侯,虽顾忌太后颜面只追赠了生母为贵妃,仍惹得太后很是不快,是以故意拖延了朝义侯的册封之事,母子嫌隙已生,现在许王又以此为借口挑唆陛下恢复两司一卫,如此一来,陛下哪有不准的道理。”
岑琛虽自幼长在公主府,对宫内的事倒也有所耳闻。
现在的太后是萧俨的嫡妻,也是萧俨长子,闵成太子的生母,自先太子战死北境,太后为了巩固自身地位,便想着在先帝诸子中挑选一个抚养,可惜先帝诸子除萧方铎外都有生母,而萧方铎自幼为萧俨不喜,且又养在公主府自然排除在外。
无奈之下,太后只得挑选了地位低微的梁才人之子萧方钰。
萧方钰是先帝最小的儿子,当时也已经八岁了,比不得从小养大的感情深厚。况且太后是凭借权势从梁才人身边硬抢的。那梁才人失子,抑郁成疾,没几年就去了。
甚至还有种说法是太后见萧方钰年幼整日思念生母,不和自己一条心,便下毒手暗害了梁才人。此事在宫中广为流传,已然不是什么秘密。
岑琛恍然:“我说怎么崔俭一上奏恢复两司一卫陛下就准了,原来这么早就开始筹谋了。”
叹息之余,岑琛又不禁感到一阵心惊,不同于许王和崔成,崔俭在何常案中表现的始终很冷静,却暗中谋划了这步妙棋,可见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
“崔俭倒是下的一手好棋。”
岑琛抬起头看着皱眉不语的萧方铎,一个念头忽然在心中升起:崔党和魏党你死我活,小皇帝又不甘心任人摆布的傀儡天子。这种局面绝不会持续太久,若是萧方钰真的受了挑唆,与太后反目,那离被废弃想必也就不远了。
但对于萧方铎而言,这样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
这个念头刚起岑琛便浑身一震,他震惊于自己大逆不道的想法,但越避免去想,那个想法便越挥之不去,
萧方铎并不知道岑琛此刻的震骇,他正在等着他的下文,却没等到。这才抬眸,冲着岑琛平淡一笑。
“怎么不说了?”
不过片刻岑琛平复了心绪,他装作没事人一样,笑道:“没什么了,走吧,咱们也该进宫了。”
萧方铎见他起身也没在追问刚才异样,两人一同进了皇宫,在宫门下马后,立刻有侍卫过来牵马,一旁的小黄门正要出宫,见到二人惊喜道:“殿下和小侯爷来得正好,太后命小的召两位进宫呢!”
岑琛一怔:“可知是什么事?”
“这……”
小黄门停顿一瞬:“小的也不是甚清楚。”
“好”
岑琛没再追问,两人跟着小黄门一起朝太后居住的会心阁走去。
谁知刚迈进宫门,便见内常侍胡福海和萧方钰的贴身内侍常宝正在站在宫门处交谈着什么,见有人到来他二人立刻停了交谈,分别给岑琛和萧方铎见礼。
萧方铎见状不由得道:“你们不在里面侍奉太后和陛下怎么在这宫门口守着?”
“唉”
胡福海本就愁眉苦脸的,听罢脸上的皱纹更深了,他小声道:“陛下在里面……”
而此时岑琛也听得里面隐约有争吵声传来,甚至还混杂着一声瓷器破裂的声音。
太后和陛下吵起来了?
这时,忽听殿门处有动静传来,紧接着萧方钰满面怒容的从中走出。
几人见状连忙施礼。
“臣岑琛”
“臣萧方铎”
“拜见陛下”
萧方钰正在气头上看见二人时也根本没搭理,只冷哼了一声便径直出了宫门。
如此哪里还有人不明白,这必然是太后因为恢复两司一卫的事和陛下吵起来了。
看来今日赶得不巧,岑琛本以为太后会让他们先回去。没想到没等多久,太后便派人传信召二人进去。
二人被人引着进了明间时,太后已然换上了一副平静的神色,见到他们来到甚至露出了一个得体的笑,若不是那发红的眼尾,岑琛都要以为方才的争吵几乎不存在。
二人依规矩给太后见过礼。
“坐吧!”
“是”
二人依言坐下,太后没先开口,反而端起茶盏品了口茶,接着对他们道:“昨日贡上来的新茶,你们尝尝味道如何!”
气氛似乎没想象中的那么压抑,萧方铎端起茶盏饮了一口,笑道:“好茶”。
太后保养得仪的丰腴面颊看不出什么苍老的痕迹,她笑眯眯道:“是吧”
气氛此时也轻松起来,太后同他们两人叙了叙旧,直到茶喝过一盏,她放下茶盏这才进入正题。
“此番叫你们来也没别的事,想必你们也听说了,郑妃昨夜妹妹去了,她侍奉先帝多年,又生育了二皇子,功劳苦劳甚多。陛下追封她为贵妃,可惜二皇子早夭,无人供奉香火,现今存留的先帝血脉都是母妃尚在……”
她说着停顿了一下,似乎像是顺口一提:“方铎可愿替你那早逝的二哥代行人子之责,协助礼部操持葬礼?”
要萧方铎给郑太妃做儿子?
岑琛终于知道太后为什么要召见他二人了。
那郑太妃是吏部尚书郑惟直的亲姐姐,掌控吏部十余年,虽不及魏崔两党树大根深,但其实力也不容小觑。
毕竟现在在所有人眼中萧方铎可是太后的人,要他给郑太妃送葬,那不明摆着想借郑太妃的葬礼,拉拢和郑家的关系吗?
岑琛心道:皇帝要恢复两司一卫,是彻底给太后逼急了啊。
太后放了话,萧方铎也不敢不遵从,只应道:“是,儿臣遵旨。”
太后点点头:“郑妹妹薨逝,礼部已忙成忙得不可开交,她那侄儿郑谦正好在礼部任职,一早便入了宫,现在正在萃华宫筹办,你便先去吧!”
“是,儿臣先告退了。”
岑琛心中一动,感觉太后这是要支开萧方铎,但他只做无觉跟着萧方铎也站起身。
果然,他一起身太后声音也随之响起:“阿琛留下,哀家有些话要对你说。”
岑琛笑着坐下了:“太后有何吩咐,岑琛一定会竭尽全力办妥。”
太后笑了一声也没着急开口,只是拿起杯盏不紧不慢的品茶,直到萧方铎的身影彻底消失在宫门外,她才慢吞吞的放下杯盏:
“我准备派你去做一件大事,不知你可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