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看着他:“果真不去见?静王府可会转去对翠兰与良辰下手?他们爪牙甚多,真要查找翠兰与良辰,并不算难。”
卫骏驰笑了:“夫人不必担心,张相公与云娘子会好生照料翠兰与良辰,绝不会让歹人走近他们;不仅他们的长辈受战马换铁器一案影响,他们的一生皆因此而起伏。”
卫骏驰叹了口气:“我听张全说过,当日静王府的爪牙追踪到青川,他们与静王府爪牙周旋时,云娘子失去了腹中孩儿。他们与静王府也是死敌。”
姚姜怔在当场,卫骏驰:“这事就在你识得他们之前。你识得他们时,云娘子正在休养。”
姚姜恍然大悟:“难怪那时张相公说他的夫人胃口不开,请我去他家做菜。他家中人对云娘子也格外关照。”
卫骏驰:“靖海城因有外洋商人到,得有人专门照管,前年起由六皇子亲管,城中有六皇子的无数亲信。翠兰与良辰去到那处不仅有张相公云娘子庇佑,还会得六皇子暗地里关照,静王府的爪牙不敢走近。秀兰表妹如今已到了京城,已在等待出手时机。她就住在六皇子府内,六皇妃亲自照料,不会有闪失。何况我们手中还有静王府那许多爪牙,不怕他们。”
“你身边除了家中人外还有许多朋友,现下要出手,你便得远离他们。因此我们后日便去往小孤城吧。二位嬷嬷才来到此间便要跟随我们往小孤城去,辛苦了些,但路上有马车,有骠骑营跟随,走慢些便好。”
卫骏驰即刻让再招请来二位嬷嬷,交代各人收执家中物事。
再招琼叶小心地问:“千户,我们都跟随了前去,那夫人的门面何人来照管?”
卫骏驰:“良种门面有刘夫人与许夫人,账目不会错乱。夫人身边不可缺人,你们都跟随了同去。快去收拾吧。”
待得众人都离开,卫骏驰微笑:“陈九哥也跟随我们同去。”
姚姜看着他,卫骏驰:“他也换防去往小孤城。”
次日姚姜与高月娥细细说了良种培育的情形:“我在小孤城还会种植棉苗,你这里若有不明白处,只管写信来,就如冯瑜光一般,时常写信便好。”
高月娥:“可,可你现下能车马劳顿,能去这样远么?”
姚姜有身孕的情形知晓的人不多,她的肚腹也还未隆起,看不出来。
高月娥微微红了脸:“我知晓你有身孕了。我看你这些日子与先前大不相同,很是为你担忧。昨晚我母亲说你这情形似是有身孕了,让我不要累着你,我才知晓。”
姚姜:“我并非刻意隐瞒,本想过些日子再让你知晓的。”
高月娥:“你放心去吧,我知晓农庄是你的心血,我会好生经营,力求不让你失望。”
苗桂君与乔思燕得知姚姜要去小孤城,一同揪着眉头:“你又要离开?你这身子经得起奔波么?”
姚姜微笑:“千户换防去小孤城,那边的农庄交在汪娘子手上我便没再去看过,现下正好跟了去看一看。高月娥会带着农庄中人每日将培育好的良种交来,且她手中的良种会随季节转换,你们只要管好账目便好。我不在此间,你们操劳了,银钱再多分你们一成。”
乔思燕:“听你这话,莫非你要许久才回来?”
她边说边向姚姜腰腹看了一眼。
苗桂君:“姜姜,门面生意好,你给的银钱也不少,不必多分银子给我们。但你将来在京城开良种门面,可不要忘了我们。”
姚姜一时没明白,看着苗桂君在心中思索。
乔思燕:“姜姜,你在兵部乃至朝廷都挂得有名,又是受了冤屈才来到此间,待得北疆战事平定,必定是要回京城说明冤情,冤情洗清后,你不会再到此间来。幸而我们的家也在京城,将来也要回去。等咱们到了京城,照样经营良种。”
苗桂君:“到时我们还是一同经营,似如今这般,绝不让你操心劳累。”
乔思燕:“对对,北疆和谈完毕,缔定了盟约,千户与我夫君都是要返回京城的。到时我家中的门面任你挑选,挑中了的就拿来做良种门面。”
苗桂君也道:“我家中的门面虽在京城外,但也能一用。到时不知有多少人来求你,只请你看在我们同在北疆辛苦的份上关照我们些许。金银虽是阿堵物,但越多越好。”
姚姜看了她们片刻:“我们在此间合伙,到了京城也依旧能合伙。只是稻麦土豆蜜薯及菜蔬等良种为天下百姓的饭碗,绝不会执掌于咱们手中。能在此间经营,是因咱们赚得的银两会交些到衙门,由衙门分派。回到京城未必能再如此。”
“我们离开此间,此间的门面与农庄从此归北疆牢城所有。没人能成为这良种门面的东家。朝廷绝不会让它归私人所有!”
此言一出,乔思燕与苗桂君都怔在了当场。
姚姜知晓她们只是没想到这个,不是无知,她一提醒她们便醒悟过来了。
苗桂君叹了口气:“你说的是,这门生意咱们或许都做不了啦。”
她神情遗憾。
乔思燕:“姜姜本事多着呢,咱们可以做别的生意。”
“开酒楼。”苗桂君眼睛都亮了:“姜姜好手艺,在京城开间酒楼也必定高朋满座。”
姚姜:“咱们不做稻麦良种,却能培育新奇瓜果、稀罕的花木、香料、药材等物。这些也是独门生意,没人能抢。”
“这世间的生意哪有一人做得完的?咱们各自挑其中的一类去做,生意必定不错。咱们是朋友又是患难之交,你们又愿意帮我,再好不过了。”
“这世间好友合伙做生意得格外小心,若咱们都做同类生意,很快便会有矛盾而分崩。不如你们看家中的情形后各自挑选能做的营生,比如你做香料,她做药材。到时你们派家中得力的农人来跟我学相应的良种培育,之后自己经营。咱们的情义难得,不做同样的生意便没有银钱瓜葛,不会有龃龉也不会生分,才能做长久的好友。”
苗桂君与乔思燕都没料到姚姜想得这样深远,都深以为然:“姜姜说的是。听你的,等我们回了京城再看做哪一门生意。但我们果真是交心的朋友,不能因生意而生分了。”
停了一停,姚姜微笑:“我家中人这回都跟随千户一同去往小孤城,此间无人。若有人来打听,你们便告诉他,我随千户换妨去往小孤城了。”
去往小孤城的前一日,姚姜让再招将高月娥唤至家中。
高月娥来到,姚姜取出个木匣递给她:“打开看一看。”
匣内里是支蝴蝶金簪,蝶翅双层,镂花精致,以金丝连接,轻轻颤动。
“你与瑜光出嫁我都要给你们添上金簪。瑜光成亲时,她的我已送出,这支是你的。我选了蝴蝶样式,取化茧成蝶之意。”姚姜微笑:“我这回去小孤城要在那边多住些日子,先给你吧。”
高月娥怔怔看着金簪,半晌才回过神来:“这是我的?”
姚姜点头,高月娥又对着金簪看了片刻,眼中泛起了泪光。
片刻后她笑道:“我还要陪伴母亲,婚嫁暂且还不思虑。但这金簪我今日便要簪上了。有劳卫夫人为我插簪。”
姚姜拿起金簪插在高月娥发髻上。
这回再去小孤城,卫骏驰带了数辆马车,姚姜乘坐的马车是自大营要来的,比寻常马车宽敞,也更加平稳。
刘嬷嬷带着再招和琼叶在马车内垫了厚褥,又设了矮几,还摆放了大披风等衣物,姚姜累了便能躺卧,很是舒适。
走的路都挑了平坦好走的,骠骑营也是缓缓前行,因此一路并不辛苦。
且这回马行不似上回迅速,走到第四日下午才看到了小孤城。
姚姜还在马车上便看到南城门外农庄齐整,汪秀芝立在雷迈远身后,看见姚姜时已眼泛泪花,面上却是难忍的笑意。
雷迈远对着卫骏驰拱手:“千户传信说家中人都要到此间来,我便备下了一所三进的院落,应当住得下了。”
新院落离姚姜从前住过的院子不远,一到住处,二位嬷嬷便带着家中人铺设后院正屋。
姚姜要帮手,刘嬷嬷挽着她,将她送到前院客堂中坐下:“夫人好生歇着,坐了这许久的车也很是劳累了。有这许多人还要夫人操心这些小事,让太夫人知晓了,必定要责罚我等。”
刘嬷嬷安顿好姚姜,却见院门前有人张望,她看了看转身来问:“夫人,那位抱着小儿的娘子可是识得的?”
姚姜:“那是汪娘子,劳烦嬷嬷请她进来喝茶。”
汪秀芝抱着小山进来,她将小山放在地上:“小山,快给卫家婶婶磕个头。”
小山还不会言语,已会用简单的言语与人对答,腿脚倒是稳健,站在当地看着姚姜,嘴边还挂着涎水。
汪秀芝伸手将小山嘴角擦了擦:“快给卫家婶婶磕头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