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朋友之墓,有宿草而不哭焉。”
王戎七歲,嘗與諸小兒遊。看道邊李樹多子折枝。諸兒競走取之,唯戎不動。人問之,答曰:“樹在道邊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服,而远者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相关:[排球]上岛了、我姥爷跌宕起伏的一生、华丽缘(民国)、一觉醒来我成了宗主、与他最相像的你无限流、[暂时没想好名字的纲吉主角群像正剧]、[综]穿越异世界失忆还哑巴的我该如何存活下去、186先生和181先生、我穿成了山大王的柔弱娇妻、[原神]我在璃月当仙人
执天子之器则上衡,国君则平衡,大夫则绥之,士则提之。
張玄之、顧敷,是顧和中外孫,皆少而聰惠。和並知之,而常謂顧勝,親重偏至,張頗不懨。於時張年九歲,顧年七歲,和與俱至寺中。見佛般泥洹像,弟子有泣者,有不泣者,和以問二孫。玄謂“被親故泣,不被親故不泣”。敷曰:“不然,當由忘情故不泣,不能忘情故泣。”
子曰:“天下国家可均也,爵禄可辞也,白刃可蹈也,中庸不可能也。”
…